“爱情的动力是无穷的!因为,它是使人奋发向上,它能使人不断进步,它能使人大有收获……”这是54岁的王新桃对和妻子相濡以沫33年的总结。
与中国大多数夫妻一样,家住锦绣江山小区的王新桃和曾爱华夫妇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他们并肩坐在家里大客厅的红色沙发上,曾经当过兵的王新桃坐得端正,曾爱华右手挽着他的胳膊,身体右倾靠在王新桃的肩上,两人脸上的笑容表明着感情甚笃。
但让人惊叹的是,两人在结婚之前长达六年里写的近千封信件,是他们最殷勤的红娘,他们借此沟通、倾诉、了解,直至相爱,凭借信件往来打下的深厚感情基础,王新桃和曾爱华携手走过风雨,直到今天。
我要娶107斤重的女孩
王新桃对曾爱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像唐朝美女,顿时我心里就像揣着一千只乱撞的小鹿。”王新桃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妻子曾爱华大声地笑着说,当时第一眼,他就被她吸引住了。
1976年的8月24日,是王新桃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一个性格活泼,眼睛大大的17岁女孩踏进了他家的大门。女孩就是曾爱华,是株洲市木材公司的子弟,下乡到株洲县堂市公社做知青。
下乡前,曾爱华是株洲市一中的学生,各科成绩拔尖。因此,下乡后就被大队的学校校长挑选去当代课老师。在当时,曾爱华在王新桃心中就“宛如高贵圣洁的女神”。
一次秋收劳作中,有人问王新桃想娶什么样的姑娘,当时正巧有人问曾爱华的体重,曾爱华说了自己107斤。王新桃听到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娶107斤重的女孩。”曾爱华吃了一惊,“这个人还真是胆大。”
曾爱华称,当时对王新桃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在村里还算帅气,看起来也机灵,而且很上进。
于是,两个小青年从此就对上了眼。
广播里都是自卫反击战的消息,心里有了牵挂
爱情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王新桃和曾爱华也不例外。但是一封信,把他们紧紧联系了起来。
1976年底,对成为军人充满向往的王新桃通过征兵体检,离家参军。可是心中舍不得放不下曾爱华,临行前的一天深夜,那份压抑不住的暗恋情愫促使王新桃偷偷地写了一封长达八页的信,折好放在曾爱华最喜欢的白色球鞋里。
没几天曾爱华穿鞋时发现穿不进去,拿起鞋子一看里面有一封信,看完后曾爱华很感动,感觉到了王新桃的真心实意。但曾爱华并没有多想,因为当时她是城市户口,王新桃是农村户口,她觉得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仅仅把这当成是友谊。
当时的爱情是单纯的,这封让王新桃自己都脸红耳赤的情书,其实里面一个热辣的爱情词语都没有,却有铮铮誓言:到了部队好好表现。
1979年,王新桃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一次长达28天的鏖战中,身为坦克兵的王新桃因为坦克被打坏,便参与步兵作战。
在抢占某高地战斗中,王新桃跟在连长后面,战友们已冲到半山腰,他突然看到半山腰有敌人的暗堡,战友冲上一个倒下一个,战场弥漫在浓密的硝烟中。一颗炮弹向王新桃飞来,连长大喊:“卧倒!”。炮弹在王新桃身边炸响,醒来时王新桃发现连长扑在他的身上,自己安然无恙,连长的头部和大腿却鲜血直流。
战争消息传回国内,曾爱华知道王新桃参战了。“广播里都是自卫反击战的消息,心里有了牵挂和着急。”曾爱华说:“尤其是听到《再见了妈妈》这首歌,每次都是泪流不止。”
这份担心促使曾爱华对王新桃有了情愫。而进入部队后的王新桃努力学习进步,开始有自信地追求曾爱华,在坚持不懈的追求下,曾爱华对他逐渐产生好感。
战争一结束,王新桃就立即给曾爱华写信,十几页的超重信,是王新桃对曾爱华思念之情的最好表达。
因为文化水平低,自卫反击战后,王新桃因为爱情的动力,开始加倍复习初高中课本,考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心里有了更多的自信,曾经因为农村户口和低学历的自卑开始消失。
自从王新桃把信放在曾爱华的鞋子里之后,他们就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通信,累计下来竟有近千封。
刚到部队时,王新桃知道了任何士兵都要满三年服役期才能回家探亲,可是他对曾爱华的思念与日俱增,但无论怎么想她,也是无法回家看望她的。
于是,王新桃便三天两头给曾爱华写信,但在信里,王新桃从不敢流露一点爱意,甚至稍微亲昵的称呼都没有,只能相互鼓励、学习、关心。
而曾爱华每次回信,必定会将王新桃每封信中的错别字一个一个地改正过来。六年近千封信,加深了他们的相互了解,牢固了他们的感情。
除了我,家里没人同意我跟他结婚
城市户口的曾爱华下嫁给农村的王新桃,这在当时被许多人笑话了很久。
曾爱华家里,除了自己,没一个人同意他跟王新桃结婚。曾爱华不仅是城里人,而且家里条件好。王新桃是农村户口,家里孩子多,即便王新桃要结婚,家里也只凑了79块钱。后来在曾爱华的决心坚持下,家里的反对声变成了无奈的默认。
当时,王家给了80块钱作为聘礼,汇款时要1块钱手续费,但王家是一分钱都掏不出了,只好从80块钱里拿出1块作为手续费,汇了79块钱。曾爱华为此大哭了一场,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单数不吉利。
1982年6月10日,王新桃和曾爱华领证结婚了,结婚没有准备婚宴喜酒,也没拍婚纱艺术照,仅留下了一张2寸的黑白合影。王新桃穿的是军装,曾爱华穿的是银灰色的小西装,两人站在一起可谓郎才女貌。采访时,曾爱华拿出他们锁在柜子里的结婚证,像小奖状的结婚证还崭新鲜艳,边角整整齐齐,一直被他们珍藏。
当时,因为曾爱华家里不同意婚事,自然没有钱资助。王新桃只得向战友借了360元钱,买了结婚用的床、衣柜等。新婚当天,夫妻俩只买了两斤糖果,分发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然后到王新桃长兄家里住了七天,就算是完了婚。
生活在慢慢变好,要珍惜我们的爱情
后来,曾爱华单位的领导照顾军婚,想法子分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土坯房给他们,房子太小,两人只能在走廊里做饭,上厕所要走到很远的公共厕所。
王新桃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曾爱华所在的单位做宣教科工作,领导就把他们的住房换成一套25平米的平房,屋顶是牛毛毡铺的,低矮潮湿,一下雨就要接漏。
1994年,曾爱华调到市一医院工作,他们分到了医院的一套60平米的福利房,总算告别潮湿和漏雨了。但房子紧靠铁路,几乎每两分钟就有一趟火车轰鸣而过,后来住惯了也就没什么了。
2008年8月,他们第四次搬家,住进了锦绣江山小区,房子有140平米,三室两厅,坐北朝南。王新桃也不再是自卑害羞的农村小伙子,江山集团董事长刘晓武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把他任命为该公司的内刊总编辑。
生活慢慢变好,两夫妻一直不离不弃。夫妻间偶尔也有小矛盾,却不会出现大问题。夫妻间几十年的生活让他们懂得珍惜才是最重要,发生小摩擦了往往一方会让着另一方。
遗憾的是经过四次搬家,千余封信件慢慢就丢失了。但夫妻间真实深厚的感情,才是支撑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