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迪平,女,现任岳阳市华容县治河渡司法所所长、调解委员会主任。曾被华容县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授予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辖区内连续多年无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民转刑”案件、非正常死亡事件,民间纠纷实现“零激化”。全镇几十名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无一重新违法犯罪。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
一、维护基层稳定,确保一方安宁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稳妥化解矛盾纠纷,不仅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心,也是构筑维稳的“第一道防线”。曾迪平同志针对新形势下民间纠纷的特点,在专项维稳与源头预防、强化排查与及时调处、完善网络与三调联动、预警应急与风险预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成效。她曾在万庾镇、胜峰乡司法所工作过,这两个乡镇都与湖北省接壤,地理环境特殊、人员来源复杂、综合治理难度大,跨省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且调查取证和调解难度都特别大。为解决此类问题,她走遍了辖区所有村场,在有重大不稳定因素的村场和矛盾较为集中的地区,有时一连蹲点10多天,同时积极与湖北省的周边乡镇主动联系,提出联防联调,凭着这股韧劲和钻劲,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6年来,她先后消除基层维稳隐患700多起,调处各类大型、群体性纠纷280件,调解率达l00%,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同时,她还善于创新工作方法,将“三调联动”和“纠纷评议”制度有效运用到土地纠纷的化解中,及时调处了大量的土地纠纷,如治河渡镇上高村10组官杰与吴长贵因土地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张建龙与杨三梅的土地租赁纠纷等。在调处过程中,曾迪平及时启动“三调联动”和“纠纷评议”制度,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这些纠纷的成功调处,为当地土地纠纷的成功调解理清了思路,找到了窍门,树了榜样,收到了调处一起化解一片的效果。
二、倾注真诚爱心,服务经济建设
曾迪平同志通过勤奋扎实的工作,细致周到的服务,不断树立起基层司法所的良好形象。同时,她也是党委、政府的好参谋、职能部门的联络员、村场民调组织的指挥者,赢得了多方好评与支持。2001年,终南乡在招商引资时,将种植大户金秀泉“挖”到终南村,并租赁该村弃耕抛茺的300多亩田,投资近1000多万元种植布朗。2003年,金老板的布朗大面积丰收,收入非常可观。而此时,终南村当年放弃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却开始有意见了,他们起初只是找金老板要红吃,随后又要求收回土地使用权,有些过激的农户甚至砍掉了金老板的布朗树。接到纠纷报警后,时任终南司法所所长的曾迪平立即收拾起铺盖行李,住到了终南村调查了解相关情况。通过对30多家农户挨家挨户进行协调,特别是对个别意见较大的农户多次上门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逐步使大家认识到招商引资对振兴终南经济的巨大作用,从而使农户们改变初衷,转而积极支持和配合党委、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金老板在按时向农户支付租金的同时,也反哺农户,只要用得着农民工的地方,都优先聘用出租农户且在工资上给予优待。双方实现了共赢,纠纷圆满解决。曾迪平同志也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2月被华容县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
三、保驾重点建设,为政府解疑难
2010年10月,曾迪平被调入治河渡司法所,在该镇钱粮湖垸围堤加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中,化解重大拆迁纠纷28起,同时攻坚克难,化解土地纠纷30多起。如成功化解索赔额高达120万元的挖祖坟纠纷。钱粮湖垸围堤加固工程十一标项目部在轭头湾村9组堤外滩施工时,未事先通知,将王必勇等11兄弟祖父的坟挖掉。得知此事,当天下午6点30分左右,王氏11兄弟带着一大族106人浩浩荡荡来到工程指挥部,提出了高达120万的天价赔偿请求,扬言7日内如果赔偿款不能到位,就要阻工、堵桥、堵路、堵政府大门。情况十分紧急,随时可能民转刑。接到纠纷报警后,曾迪平当天晚上就赶赴轭头湾村9组,接触当事人,现场查看实况,掌握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同时,以案释法,以案讲法,引导王氏11兄弟实事求是的提出赔偿请求,放弃120万不切实际的赔偿请求。通过及时介入、主动出击,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给了当事人一个缓冲期,有效预防了纠纷激化。通过多次做双方的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赔偿1万元钱的协议,切实保障了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