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用15年如一日的坚持,无声地向世人践行着自己对爱、亲情和家庭的承诺。这个不幸却坚强的女人,就是君山区西城办事处望城居委会同心组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江先梅。
15年来,面对身患重病的丈夫、正在读书的儿子和双方需要照顾的父母,江先梅选择了不离不弃,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婚姻美满,组建和谐幸福之家
江先梅今年51岁,老家是湘阴县白马寺镇人。1965年随家人搬迁到君山区广兴洲镇,后又搬到君山农场。
1984年,经熟人介绍,江先梅和西城办事处望城居委会同心组村民万际林结婚,婚后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万际林是一名农机手,懂技术、会做事、肯帮忙,常年在农场做事;江先梅则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日子虽然说不上富裕,但很温馨甜蜜。
随着儿子万磊的到来,更为这个家庭增添了喜庆。看着万磊一天天长大成人,夫妻俩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头,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万际林在上班的同时,还利用农用机器帮村民耕田赚钱;江先梅在管理好责任田的同时,还担任着望城分场同心队妇女主任。夫妻俩还积极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育了一个孩子。“那个时候我们家是村民当中最富有的家庭,电风扇、席梦思、电视机等时髦家具,都是我们家最先采购的。”说起以前那段美好的时光,江先梅眼里满是回忆。
灾难突至,独自承担照顾重任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江先梅一家沉浸在幸福生活中之时,灾难突然降临到这个家庭。
2000年农忙时节,万际林在农田里干活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随后晕倒在地上。在一旁干农活的村民发现以后,急忙将他送到了原君山农场职工医院进行抢救,后又转到市二医院进行急救。
经过急救,万际林捡回了一条命。但医生告诉江先梅,万际林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心血管严重受损,从此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只能回家慢慢调养。
丈夫在治病期间,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此时孩子还在读初中,正是用钱之际;双方父母还需要照顾。那一刻,江先梅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内心的痛。她看着躺在病床上需要人照顾的丈夫和在学校读书的儿子,忍不住内心的痛楚,一个人经常躲到角落里默默擦拭着早已忍不住的泪水。但此时此刻的她非常清楚,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丈夫需要她,儿子需要她,双方父母需要她,这个家庭需要她。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和信念,江先梅暗暗下定决心,要一人承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克服困难,誓让家庭重回幸福 丈夫的突然病倒,对于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家中的顶梁柱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每个月还需要900多元的治疗费用,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到了江先梅的肩上。为了养家糊口,江先梅选择加工豆腐来增加收入。
加工豆腐主要的原材料是黄豆,为了节省开支,江先梅决定自己种黄豆。由于家里面的田地要种粮食和棉花,江先梅只好开垦荒地来种黄豆。天气再热,她都是一个人抗着锄头在田间地头劳作。为了不耽误正常劳作,江先梅每天早上都是凌晨两三点就起床磨豆浆,然后在大锅里将豆浆烧开并打磨成豆腐,前后花费近3个小时。
豆腐加工出来以后,她又踏着三轮车一家一家上门叫卖。“当时一块豆腐是5毛钱,我每天都能卖出去140多块豆腐,一天有近80元的收入。”江先梅说,为了将豆腐卖完 ,她常常都是骑着三轮车跑到5公里以外的君山纸厂叫卖,来回10公里的路程,每次卖完回家时往往已经到了上午十点钟。
这个时候的江先梅不仅需要负责家中的日常开支,还要悉心照顾丈夫,为丈夫准备药物、开水和食物。“医生嘱咐过吃药的时候最好用温水,因此我从不让他就着凉开水吃药。”江先梅说,丈夫每天喝的水、洗澡洗脚用的水,都是她为丈夫准备的。同时,江先梅还要打扫卫生,下午要到自家田地里除草、打药...一直到天黑才能进门。
每当看到妻子这么劳累,丈夫万际林往往忍不住掉泪,认为是自己给这个家庭增加了负担。这个时候,江先梅总是坚定地对万际林说:“照顾好你是我的责任,我们的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和妈妈中的任何一个。
有一次,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突然对江先梅说:“妈妈,我想吃肉,我已经好久没有吃肉了!”听到这话,江先梅顿时泪如雨下,她在想,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让这个家庭回到以前的幸福时光。
照顾家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由于江先梅的父母和公公婆婆都与她住在同一个组,加之江先梅与丈夫都是家中老大,双方弟妹有的长年在外打工,有的经济状况比他们家还差,所以照顾四位老人也就理所当然落在了江先梅身上。
有一年冬天,江先梅的婆婆发高烧,瘫痪在床痛苦不堪。为了治病,江先梅顶着鹅毛大雪骑着三轮车,将婆婆拖到君山区人民医院打针吃药,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那风雪交加的路上,江先梅花了三个多小时。在医院的病房里,为了将婆婆照顾好,江先梅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最后,婆婆的感冒治好了,江先梅的眼睛却多了几层黑眼圈。
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江先梅自己已八十高龄的母亲因患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随时随地需人照看。而江先梅姊妹三人中,只有她住得最近,于是照看母亲的重担又落在了江先梅身上。“无数个日日夜夜以来,都是我一个人在照顾母亲,每天为她擦洗身体,清洁大小便更是家常便饭。”江先梅说,她对此没有半句怨言,因为孝亲敬老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离不弃谱写伟大爱的赞歌
15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爱的坚守,让江先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额角的皱纹、头顶的白发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她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了这一切。
在江先梅的悉心照料下,丈夫万际林的病情一年比一年有好转,生活中也主动为江先梅打下手,替她分担压力。他告诉记者,这十多年来多亏了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这个家庭和他的父母能够走出困境,坚强地生活到现在。
儿子中专毕业以后,先后到几个单位找过工作,最后跟着一个师傅学得一手装修本领,目前在村里做装修生意,每年也有不菲的收入。前两年儿子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可爱的孙子。看着既聪明又惹人喜爱的孙子一天天长大,江先梅立刻觉得这些年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江先梅还与邻居相处融洽,邻居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她都热心提供帮助。村里修路,她带头集资捐款;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她带头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并组织本组妇女不定期的清扫公共卫生区。
江先梅的善举大爱,也赢得了全村居民的赞誉。“多亏他们家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媳妇,不然还不敢想象这个家庭现在会是什么样子。”附近村民说,少来夫妻老来伴,道理虽简单,但真正做到江先梅这样相敬如宾、患难与共的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