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时年33岁的她与丈夫离婚后回到娘家,26年来,她用柔软的双肩支撑起这个让她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几乎瘫痪的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26年来,她从未想到放弃。她就是永顺县砂坝镇万灵村三组的“敬老孝亲”道德模范薛桃生。
这个家庭很特殊,也很特别,一家6口人全是残疾人。父亲薛永标86岁,母亲樊双妹82岁,都已经双目失明10多年,下面有3个弟弟一个弟媳,老大薛岩飞51岁,弟媳丁秀莲31岁,都是弱障残疾,老二薛岩用46岁、老三薛岩正37岁都是智障残疾。人生的不幸全部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面对残疾的亲人,面对这个不知道命运将向何处的残疾家庭,薛桃生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以至于自己也出现了视力障碍,白内障比较严重。虽然命运无情地摧残着她,但她擦干眼泪,坚强地站立在人生的风口浪尖,咬紧牙关与命运作不屈的抗争,坚守着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
人的命运往往在不经意间和你开玩笑,也许,薛桃生生下来就是来接受苦难挑战的。那时的薛桃生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她也有过幸福。因为媒人介绍,她嫁给了该镇杜家湾一个小伙子,还生育2个儿子。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是通过勤劳的双手建立起来的家庭感到很温暖,她也很满足。家在坡前坳后,离娘家不远,她就是舍不下年迈的父母和残疾的兄弟们,他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她怎么忍心不管呢。即使再苦再累,她也不会丢下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于是,她和丈夫商量,搬到万灵村父母身边去住,一起分担照顾家人的责任。可她没想到,丈夫拒绝了她的想法。那一刻,她对丈夫心灰意冷了,她本以为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即使困难再大,她愿意和男人一起承担。男人毕竟是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啊。没过多久,她选择了和丈夫离婚,独自一人返回娘家,担负起照顾亲人的责任。
“家里只有老大稍微好一点,但是我不能走远啊,就是去镇上赶场买东西,都要快去快回。他连饭都不会做,饭不生就糊,菜不咸就淡”,说起这个家,薛桃生更多的是无奈。她也想出去打工,哪怕给别人洗碗扫地都可以,只想给家里多挣一份饭钱。“父母亲老了,不知道几个兄弟今后怎么办啊”,说到伤心处,薛桃生不由自主地擦擦眼泪。现在薛桃生一人种有几亩地,包谷、油菜、蔬菜是必种的品种,因为家里六、七张嘴巴每天都要吃的,“不管好差,反正肚子要饱,否则无法安静”。了解到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一起给她家解决了2个五保、4个低保指标,现在一家人就是靠低保过日子。
薛桃生,一个坚强的农村妇女,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6个残疾亲人的重担。26年来,她从没走出过大山,面对一望无边的大山,她只能痴痴地望着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