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她风里来,雨里去,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及时将邮件投递到农民手中,她把自己的爱心洒在了这条大山里的邮路上,她用自己的行动和坚守成为了当地百姓心目中的“爱心信使”,登上了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
她就是我省“优秀乡邮员”、县邮政局寨前邮政支局副支局长黄晓青。
早上八点,黄晓青把两个装得满满的邮包钩挂在摩托车上,背上背着一袋为乡亲们顺路捎带的物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路上,看到黄晓青的村民不断地与他打着招呼,一份份报纸,一封封邮件也被熟练地抽出邮包,送达到它们的目的地。
沿着弯弯曲曲的通村公路,经过数小时的路程后,当到达黄甦老人家中时,黄晓青送完报纸并没急着离开,而是坐了下来,拿出今天的《湖南日报》读了起来。
84岁的黄甦老人喜欢阅读报纸在当地是出了名的,黄晓青踏上邮路第一天,就给老人送了报纸,两人也因报纸结缘,成了“忘年交”。但近年来,黄甦老人眼花看报吃力,黄晓青便主动提出每天把他家作歇脚点,为他读10分钟报纸。让他了解时事政治、惠民政策,然后她再告诉乡亲们,为他们传递党的声音、输送山外信息。她为山外山里和谐发展贡献了力量。
郭凤池和老伴两人都已经70多岁了,两人身体都有些毛病,女儿又远嫁他乡,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因为给两位老人送过一次汇票,黄晓青就开始关注两位老人,送完报纸了陪他们坐坐聊聊天,身体不舒服了,给他们送药,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成为了他们的“专职搬运工”。
20年来,这样的事情在黄晓青身上数不胜数,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再苦再累,脸上也都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如今,为山里的老人、群众捎东西已成为了黄晓青的习惯,她服务的用户都视他为亲人,背包里的小本子,记下的都是各村各组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众需要购买的药品、日用品等信息。她的爱心付出,让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众生活得舒心,给山区带来了和谐宁静的音符。
在邮户眼中,黄晓青是一个好邮递员,在同事眼中,黄晓青是一个好榜样。在黄晓青服务的邮路上,共包含了寨前镇10个村和镇政府等20个单位,投递点280个,邮路长80公里,服务人口达17000多人。20年来,黄晓青严格执行投递“五定制度”,做到一不能贪、二不能丢、三不能脏、四不能慢,从不丢点甩片,从不轻易批退过一封书信。无论单位干部,还是村民群众的报刊或邮件,都能及时投到户,准确率达100%。
由于黄晓青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她的热心肠、好人缘。在黄晓青的带动下,近三年,寨前镇邮政支局的报刊收订量每年递增15%,邮政储蓄余额每年递增20%。因此这20年来,她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优秀乡邮员”、“爱心信使”等县级以上荣誉称号19次。
20年的时间,她已从群众口中的“小黄”变成了“老黄”她把自己的青春全部融进了邮政事业,用真情架起了一座连接千家万户的桥梁。
一天的信件送下来,已是日落黄昏,远处农户家里也已炊烟渺渺,黄晓青此时也骑着摩托沿着乡间小路返回邮局。这个孤独的身影就这样每天的在这条邮路上坚守、奔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