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好校长,一所好学校”,这是人人尽知的道理。当我们轻轻走进永州市东安一小实验学校时,我们沉浸于学校的雅致、温馨;当我们慢慢走近该校校长蒋旭玲时, 我们惊讶于她的睿智、优雅。于是,我们从一小实验学校读出了蒋校长的教育理念,从师生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了一小实验学校的教育内涵。
一、注重细节,营造温馨校园。 东安一小实验学校成立于2012年7月,一栋教学楼,一块草坪就成了学校的全部。怎样让孩子在不宽敞的校园里得到心的自由,心的宽广呢?怎样让孩子在静的校园里感受到心灵的飞扬呢?蒋校长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将有限的校园环境进行了无限的扩大,让墙壁也会说话! 教 室的墙壁都刷上了明快的色彩,让孩子们的眼里永远含着清新。走进校园,孩子们的笑脸墙让人心生温暖,仿佛让我们回想起童年的时光:“东安一小实验学校日常 行为三字经”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孩子们的光芒;行走在楼梯间,多姿多彩的《三字经》、《弟子规》便映入孩子们的眼帘;漫步在走廊里,色彩鲜明的名言警句以 中英文的形式浮现在孩子们的眼前;静坐在教室里,《登鹳雀楼》、《泊船瓜洲》等朗朗上口的古诗词立刻生动鲜活起来。 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 阵地,让教室有学习味是最重要的。蒋校长就教室布置,做出了“三个统一,一个特色”的规划。一是统一教室门口的班级牌,二是统一的教室布置,三是统一图书 柜。一个特色:就是教室的墙面、黑板报、植物角有自己的班级特色。让学生浸润在墨香、书香里,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了四十分钟,放松放松自己,走出教室,孩子们还可以拿着水壶浇浇花,伴着花草玩游戏。教室前面那一排排绿意盎然的盆花早已是孩子们的朋友。 学校虽小,但内容不小,这就是蒋校长创建的东安一小实验学校。
二、潜心课改,打造快乐课堂 。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蒋校长从担任校长的那一 刻起,坚信这一理念——一节课上,学生会学什么比学会什么重要,发展什么比会学什么重要。她带领全校师生潜心投入到课堂改革中来,打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 课堂上着力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能力。 在蒋校长的带动下,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改革领导 小组,由教研室专门负责课改工作。按照《东安县高效课堂改革实验方案》,学校制定了《课堂改革实施方案》、《课堂改革计划》、《课堂改革评价方案》、《课 堂改革奖励办法》等制度,通过各种措施,推进课改。 课改之初,蒋校长身先垂范,试教,评课,再试教,再修改;每一个细节都浓缩了她的心血。 课堂上,蒋校长不再是一名校长,她就是一名孩子。每一个问题的生成,她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是孩子们自己的问题吗?这是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吗?教师的 穿针引线什么时候最恰当?迷惑了,赶紧请省内的专家来指导;困惑了,和兄弟学校商讨商讨;失败了,再试再改!就这样,蒋校长带着一小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走 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课改之路——将传统的朗读体验与课改的自主探究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在她的精心指导下,东安一小实验学校的课改课屡屡在县、市、省 获一等奖。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出表现,吸引了无数的兄弟学校前来观摩取经。 如果有人问她,别的学校都有自己的课改模式,你们学校的课改模式是什么?她会自信的回答——我们学校的课改模式在老师心中,在学生心中,无模可试! 课堂虽窄,但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宽,这就是蒋校长引领下的课改之路。
三、开发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一 切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是蒋校长的座右铭。她也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努力实现着这个目标。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适量的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 的,于是,她就设立了“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孩子们在操场上诵读名言佳句,尽情地跳竹竿,踢键子,跳绳,玩游戏等等。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给每个孩子提 供展示的舞台,蒋校长带着一小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反复实践,开设了各种适合孩子们的拓展课程:古诗文诵读、思维创造、英语口语、形体舞蹈、书法、手工制作、 篮球、器乐、演讲与口才、围棋、厨艺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发了学生热爱生 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你看,形体舞蹈课上,孩子们的一伸一展都是那样的优美;手工课 上,孩子们的一剪一拼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书法课上,孩子们的一撇一捺都是那样的专注;篮球课上,孩子们的一跳一投都是那么的有节奏;口风琴课上,孩子们 的一吹一按都是那样吸引人。 孩子们虽小,但是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就是蒋校长关爱下的孩子们。 学校创办短短两年,获得了诸 多殊荣:市课改示范学校、市电教先进学校、市三八红旗集体、县课改示范学校、县明星学校等,她本人也被评为明星校长。一层层耀眼的光茫笼罩在她的周围,但 是,她气娴神定,不为之眼花缭乱,思考时“静似青山”,工作时“动如波澜”。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颗崭新的“教育之星”静静地在“三湘教育”这片天空中闪烁。 闪烁却不是为了诱惑,而是为了祖国的园丁更加辛勤,为了祖国的花朵更加灿烂,为了祖国的教育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