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云朵飘在其中,又软又轻。墙画手绘师蒙丹丹仰起头,站在梯子上,一手拿画笔,一手拿调色盘,三笔两下就勾勒出一朵“笑盈盈”的云,女主人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作为爱屋装饰公司的“老总”,今年26岁的侗族姑娘蒙丹丹的另一个身份是靖州县江东管委会渔滩村支部书记。
大学生回家“当村官”
“这丫头简直是疯了!”父母听到蒙丹丹要回村竞选村支书,感到无比震惊。
“你大学毕业回家乡靖州创业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来到这大山沟里当什么村支书呢?”
“你一个丫头片子来做支书,谁信你呢?”
“村干部是那么好当么?就是干好了,又有啥前途呢?”
父母真是一百个想不通!但是蒙丹丹还是说服了父母。看到女儿的那股自信劲和认真坚决的态度,父母不再阻拦,他们教导女儿说,你当这个村支书,你就得干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千万别辜负了乡里乡亲对你的一片殷切期望啊!
丹丹听到了父母的这番话语,心里既高兴,又欣慰,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她暗暗立下誓言:决不辜负父母及乡亲的期望!我身为渔滩人,是渔滩这方热土养育了我,我一定加倍努力和渔滩的父老乡亲一起共同改变家乡的面貌。她的真诚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和支持。2011年,蒙丹丹终于如愿以偿地走上了“村官”之路,成为全县唯一的“大学生女村支书”。今年5月,这个乖巧能干的姑娘又在乡亲们拥戴下,获得连任。
小姑娘挑战“老规矩”
今年大年初一的晚上,蒙丹丹和渔滩村民度过了一个“惊魂之夜”。凌晨2点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蒙丹丹从睡梦中惊醒:隔壁村山火复燃,危及渔滩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立即组织村民上山扑火。望了一眼仅3个月大正在熟睡的宝宝,蒙丹丹迅速赶到失火点。村民们劝她:天黑,山陡,危险,你一个女人家就不要上山了。但她还是执意上山了,直到第二天下午四点确认再无火患。期间,奶水染湿了她的内衣,但孩子却在家饿得嗷嗷只叫。
逢年过节,放炮祭祖。这是渔滩村沿袭千年的“老规矩”,但就是这“老规矩”,导致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山火发生,带给人们的教训也是惨痛的。
“文明祭祖,不烧香、不焚纸、不放炮”。今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森林防火这一“老大难”问题,蒙丹丹大胆挑战“老规矩”,率先在渔滩村立下“村规民约”,提倡以“一束鲜花、一个鞠躬、一杯水酒,清扫坟墓”等文明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废除焚烧香蜡纸钱,燃放烟花爆竹陋习。
为落实这一“约定”,蒙丹丹在距离清明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时,就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动员。“行!我们听你的!”禁不起丹丹的“软磨硬泡”,村里有几户“老顽固”最终也放弃“抵抗”,决定“文明”一回。
今年清明节期间,渔滩村民祭祖不烧纸钱、不放鞭炮,实现了零火灾,为全县移风易俗、改变陋习带了个好头。
小山村做出“大产业”
杨梅是渔滩村的特色产业,果实品质优良,特别是后山溪乌梅,因其果大、色美、味甜,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因为村组公路坎坷难行,每年杨梅上市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还造成了大量的果子损耗。杨梅种植户增产不增收,影响果农的积极性。
“要致富,先修路”。2011年上任一来,蒙丹丹就把修路的事情放在心上,利用一切机会找项目、争资金,还挺着大肚子带领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在她的感召下,村民纷纷自筹资金,无偿让地让山,共筹集到资金300多万元。2013年,村里对8公里到村道进行了新建、扩宽、硬化,一举结束了村民肩挑手提卖杨梅的艰辛历史,扭转了部分村民进城上街靠摆渡的局面。
“抱团发展效益更高。” 蒙丹丹多次到县里做得好的其他几个村考察后,对比渔滩村的不足,找准了思路。为做大做强杨梅产业,2012年,她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发动群众,将村里的杨梅大户集合起来,发展成杨梅产销合作社,由村支两委带头,邀请专家评鉴,制作宣传画,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现在,村里的“绿绿源杨梅园”、“精榜乌梅园”、“梅园新村”等杨梅产销合作社早已是闻名遐迩,产品远销省内外,每年创收1000万元以上。
渔滩,从闭塞贫穷的窘况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从一个零基础建设的“后进村”发展为大家公认的“幸福村”,走在村官路上,蒙丹丹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但春风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