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花在教海中绽放——记新田县“十佳教师”郑阳春
作者:新田县妇联 曹杰      发布时间:2014-06-23 10:40:20

2000年,郑阳春老师从湖南省道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主动请缨到新田县最偏僻的学校——新隆中心校任教。她从教十四年来,凭着对教育的激情,在教育教学上,先后获得县嘉奖、县“十佳教师”、“师德标兵”、县镇“教育先进工作者”14次。她书写了一个又个不平凡的自己。

她用“师爱”创造奇迹

常说母爱是伟大的,然而师爱更有其神奇的力量。2002年下期,开学不久,郑阳春老师就发现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女学生郑思思总是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她暗中观察思思同学,与学生多次谈心,收效甚微。于是她决定进行家访,了解其中的缘由。郑老师从家访中了解到学生思思的遭遇非常不幸,爷爷早逝,奶奶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妈妈3年前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四处求医、用药;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思思的爸爸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了,孩子放学后还要帮忙料理家务。得知真相后,郑老师心情非常沉重,想起那些娇惯的独生子女、那些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小皇帝”,她决心要尽力改善她的生活、呵护她的心灵,让这个不幸的孩子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爱,让含苞待放的花蕾得到应有的阳光雨露。她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申请贫困生补助;她还把思思当做作自己的小妹妹一样,时不时请学生到她家里改善伙食,过中秋节的时候给思思几个月饼与家人分享节日的欢乐,还帮思思买些笔、练习本、书包等学习用品。郑老师别出心裁在班上还为思思开展了“爱是你我他”主题班会,老师把手机拍摄的几张照片洗出来分发给全班学生看,简单介绍思思家的情况,让他们知道身边的这位同学需要大家的爱、关心和帮助。爱是无声的语言,思思在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校园里又听到了思思的笑声,又看见了思思那开心的笑容。那年,郑老师鼓励思思参加全县小学作文竞赛,思思的习作《我学会了感恩》荣获了县一等奖。是郑老师的“师爱”创造了教育奇迹。

她用“行动”赢得称赞

爱生如子,用在郑阳春老师身上,可谓名符其实。2003年,她任教的六年级班一个叫刘丙军的学生因感冒引起发烧,且发烧很严重,她及时就带着学生到镇医院打针。她看到自己的学生打针后烧退了,可以放心让学生回家了。这时,偏偏天不作美,突然就下起了大雨。孩子回不了,她向同事借了一辆自行车送学生回家,由于山路崎岖.雨天路滑,郑老师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脚,学生的奶奶知道此事后,来到学校感谢老师。郑老师对家长说:“一点小事没关系,只要学生好,我就放心了。”2005年6月的一个下午,郑老师帮同事关宿舍的门窗时,窗户玻璃突然碎裂掉了下来,划破了她的手腕,送到医院时鲜血直流,医生说她有根血管划破了,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缝合才止住了血。当时她失血过多感到浑身发冷、无力,校长和同事们都劝她在家休息一段时间。而她班是即将面临的是小学毕业的学生,她想着,休息的话就意味着要换一个老师代课给学生上课,学生们能适应吗?他们的复习和即将进行的小学毕业综合测评会不会受到影响吗?最终她还是婉拒了大家的好意,带病坚持上课。由于郑老师对缝合线过敏,整个手腕部都长满了小水泡,又痛又痒,她仍旧微笑着面对孩子们,给他们做试卷分析和指导练习,给他们鼓励、给他们自信,下了晚自习才去医院输液。临小学毕业会考那天她的手还包着纱布,有个孩子考试完了给她画了一幅画,在上面写道:老师,我爱你。多好的孩子啊!她的心感到无比的舒畅、快慰和幸福,她说,她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她用“奉献”换来荣誉

一心扑在事业上的郑阳春老师,她的老家离学校只有2公里的路程,为了工作,她也经常无暇顾及自己的父母亲,有时实在想家了,也只是打个电话向父母问好。2007年12月25日,她为了参加全县中小学教师教学比武取得好成绩,精心的作准备,选内容、制作幻灯片,连续两个星期没有回过家了。当她正在教学的比武台上,突然接到父亲声音急促、慌乱的电话时,才知道母亲因昏迷送到县人民医院去了。当郑老师赶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身上插满了管子。郑老师的爱人告诉她妈妈是脑溢血。她的母亲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走了,她抱着父亲、妹妹尽情的哭。她说,撕心裂肺的哭,好让哭来表达她心中的痛,让哭来祭奠她的妈妈,好让哭成为一种语言:“妈妈,我爱你。我为了工作,欠您的太多、太多了。” 这哭声不正表达出了,一位普通教师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吗?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