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一起设计课件
4人一起吃饭
安化大山深处的双云完小,距梅城镇区30多公里,这里有4位从不同大学、城市而来的女特岗教师,她们年龄相近,共同生活、教学,只有寒暑假才能出山回趟家,形影不离的4人被当地村民和学生誉为“双云四朵姊妹花”。
王畅文:开朗的大姐大
“我今年芳龄二十五,是几个女孩中年纪最大的,她们也听我的,所以我应该是大姐大。”王畅文幽默地说。她家在赫山区沧水铺,2011年从株洲师范毕业来到双云完小。
说到工作感受,王畅文有趣地说:“判断是错误的,选择却是正确的。刚知道分配到梅城镇双云完小,我心里挺高兴的。梅城是安化的老县城,双云完小条件应该很好。谁知从家里来,一路翻山越岭,坐了6小时车,来到这偏远孤僻的深山里,我心里就慌起来,觉得自己判断失误了。”
“当时你哭了吗?”记者问。“没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王畅文笑了,“我还记得,到校第一天与刘春呆坐在旗杆下,默默地望着对面的大山,心情复杂极了。最后,两个人手紧握在一起说,‘坚强些吧!’。”
王畅文入校就接手了一年级班主任一职,带47个学生。她说:“孩子们很高兴,围着我一口一声‘老师’,家长听说我们是城里来的老师更高兴,说‘你们来了,孩子们有希望啦’,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为这里多么地需要老师。”
后来,刘尘圆、刘智颖和易新星相继来了,几姊妹吃不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便自搭厨房,由王畅文掌勺。王畅文最拿手的菜要算红烧鱼,大家都爱吃,但大山里没有鱼,只有10天一次的赶集时才能买到鱼。
“双休或放假时,我们4个人相约去爬山,釆摘各种野花野果,到河里捉螃蟹捉虾米,摄影拍照,这是城里人享受不到的乐趣。”王畅文笑呵呵说,人生最幸福的事,不是拥有财富、尽享都市繁华,而是做有意义的事,受到大家的尊敬。这里村民淳朴善良,常有家长给她们送小菜,请她们喝擂茶、吃饭,她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和有情趣起来。
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在他们心中,这个小个子女老师就是姐姐,最调皮的孩子在王畅文面前都很听话,每到王畅文生日,学生会提前自制生日卡片送给她。“虽说里面有错别字,但蛮感动的。”王畅文幸福地笑了。
刘春平:多才多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见到刘春平老师之前,在学校校务日志上,记者先欣赏到了刘春平的粉笔字,潇洒大气。“咯是刘春平老师写的。”校长罗恒锋说,来自常德津市的刘春平,喜欢书法、跳舞、唱歌、画画、看书等,是位多才多艺的女老师。
谈到在这里工作的感受,刘春平讲了两个学会:“我学会了做饭。到这里工作,一年难得回去两趟,我得先学会在生活上独立。学会做饭,不光是学会了一种技艺,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能够坚强起来。山这么高,路这么远,怎样适应呢?首先从生活开始。不光是我,我们几个女孩都这样。我们坚持了下来,我们胜利了。”“我还学会了港梅城话。”刘春平用梅城话说,她刚来这里时听不懂方言。这里留守儿童多,开不成家长会,只有给家长打电话或进行视频交流,可语言成了障碍。于是她跟学生订了一个协议,开展学说话比赛——她教学生说普通话,学生教她说梅城土话。
刘春平谦虚地说:“不过我输了,但我的方言也及格了。我学会了这里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心理距离,把自己当作了这里的一份子。”
刘尘圆:执着努力的女孩
“缺陷也是一种美丽。刚来这里,确实有点心慌。即使今天,我已在这工作两年,仍羡慕都市繁华,羡慕别人休息日能逛商场购物,或到娱乐场所嗨一把,那是惬意的。而这里,只有寂静。”常德鼎城妹子刘尘圆说话很直率。
刘尘圆告诉记者,看到与自己一同进校的易新星辞职离去时,她心里酸酸的。“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自我评价是比较努力。努力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刘尘圆说,“努力地适应了这里的教学环境。学生比城里孩子更淳朴,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我的一句表扬,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我有时批评他们,一板脸,他们齐刷刷坐着一动不动,让我不忍心。这里的家长和校长对我们很器重,最担心我们会离开这里。‘好老师一个个离开了这里。’有的家长直接对我说,‘你要离开这里,一定要等我孩子毕了业,好吗?’弄得我不知如何回答。”“你将来会不会离开?”
刘尘圆沉默了一下,“将来恐怕还是会的。不过,这几年不会。在这里一天,我就会努力工作、生活和学习,我的准则是,要对得起自己,要对得住这片山水。”
刘智颖:文静向上的女孩
“山里的学校也是现代化教学。”罗校长带记者一行参观时,见到了最小的刘智颖,23岁的她是宁乡县人,2012年来到双云完小。她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给五年级上语文课,从学生座位安排上,可以看出分组交流的新课改模式。
下课后,镇中心学校领导请刘智颖谈谈对课改的看法,这个文静的女孩说:“越是山的深处,就越闭塞,越落后,越落后就越会拉大与外面世界的距离。刚来双云完小有点像走进了世外桃源。可我们几个女特岗教师认为,在这里教书,总不能像‘桃花源’的人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多媒体校校通、班班通,给大山孩子获知外界新知识带来希望。”
“如何实现山里孩子与城里孩子享有同等教育,课改是个突破囗。镇中心学校推出一个‘城乡教师跟班学习’的活动方案,让我们与梅城完小的老师‘跟班学习,结对帮扶’。我常向指导名师请教,想尽可能的把梅城完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移植到这深山里来。”刘智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