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兰,芙蓉区环卫局四环卫所二片业务管理员,曾任韭菜园路清扫班班长,正是我们生活的城市——星城长沙数万名环卫工人中的一员,她于1997年调入芙蓉区环卫局工作,在一线作业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16年来,张小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张小兰多次获得省、市、区级荣誉,06年光荣地当选为长沙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2010年被评为市级环卫先进个人、“芙蓉环卫标兵”光荣称号,2010年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11年8月,长沙市文明创建进入迎检阶段,张小兰刚刚动完手术,她不顾医生建议在家休养半个月的劝告,不顾丈夫和女儿心疼地央求,直奔文明创建的“前锋阵营”。在每天地表温度超过45度、酷热难当的三伏天里,张小兰和“芙蓉环卫”1000多名一线职工一起昼夜奋战,连续20多天,从早上5点一直到深夜12点,身上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脚磨出个个血泡,手结出个个血茧,全身皮肤被火辣辣的太阳灼烤得赤热红肿,衣服凝起一层层白色盐粒!旁人闻之刺鼻作呕、食之难以下咽的霍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对张小兰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一天要喝下好几瓶。在白花花的阳光炙烤下,刚刚手术完的张小兰终于体力透支,虚脱晕了过去,被同事和路人们抬到路边急救,所长给她下“通牒”要她立即回家休息,她却说:“我是班长,我不守在马路上,怎么带好这一班人喽?何况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去休息,别人的压力就更大了。”含着满嘴清凉解暑的药物,拄着感觉有千斤般重的扫帚,拖着万分疲累的身子,她又回到了马路上。
2014年1月,道路集中清洗大行动,张小兰不顾刺骨的寒风,每天带着水车,跟清洗人员一起清洗马路一直到晚上11点,鞋子、裤子被水淋湿了,即使离家不到5分钟路程也顾不上回去换,平时脚上从不长冻疮的她,今年双脚都长满了冻疮,即使擦了药,也因为清洗马路时鞋子又被水淋湿而无济于事。即使这样,她也忍着疼痛,继续跟着大家一起清洗马路,别人都劝她休息一下,她却说:“其他人也一样辛苦,别人能做我也一样行”。
在抗击冰灾中,张小兰接到指令,要她马上带着全班的同志们赶到省军区门口清除冰雪。她在急急赶去的途中却不慎滑倒了,手掌为支撑失去平衡的身体,重重地摔打在地面上,周围的同事们甚至可以清楚地听到一声“咯嚓”,随即一阵剧痛将张小兰淹没了。同事们把她送到医院,经诊断,她手骨3处骨折并多处骨裂,必须埋入钢钉固定。医生关于她病情的严肃诉说,张小兰仿佛全没听进去,却只听得她不停喃喃自语:“何得了喽,还有那么多冰雪还冒铲掉,拌哒人就是我的罪过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却是多么高尚的情怀!
每年初春时的长沙,寒风依然刺骨,连绵的春雨像扯断了线的珠子落个不停,风助水涨,垃圾顺水而下,将道路低洼处的泄水眼堵了个严严实实,宽敞的道路顿时成了小河,污浊的泥水拦住了行人和车辆。张小兰二话不说,只喊了声“姐妹们,跟我来。”便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了泥水。她和姐妹们一字排开,不顾污秽,弯下腰用手一点点地抠除泄水眼中的堵塞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积水被“制服”了。看着污浊的泥水乖乖地溜进了下水道,看着原本堵塞的交通恢复了畅通,张小兰和姐妹们呵着热气,不停地搓着冻得像红萝卜似的、麻木得久久不能动弹的双手,咧开嘴高兴地笑了。
张小兰还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撮箕坏了,她急忙找来铁丝、牙膏皮补上,保洁车旧了,她自己调配好油漆刷新。沿街门店的老板见了笑道:“你们公家反正有领,还补么子喽?”她笑笑说:“又不是烂得不能用了,你看,这修好了不蛮好地?!”张小兰家住在桐荫里,有段时间里距她负责的清扫路段只有5分钟路程,但几年间,她从未在工作时间回去过一次!班里的同事有什么难事、急事了,她嘘寒问暖,热心帮助,经常无条件地代班。所里来了新进清扫员工,她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横扫”“直扫”,耐心地告诉他们如何在工作中自我保护,亲手为他们整理衣帽。清扫员衣服扣子掉了,她自己掏钱配好钮扣给他们缝上,爆闪灯电池没电了,她自己垫钱买来电池给他们及时装上。
在芙蓉区大大小小的街巷里,很多地方都曾留下过张小兰的身影——哪里的道路最难扫,哪里的人员最难带,哪里就会有张小兰!她是飘扬在芙蓉区环卫局基层一线的一面鲜艳“红旗”,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她言传身教,模范带动,培养了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环卫后辈们。
在“芙蓉环卫”,还有成百上千个“张小兰”!他们踏星光、冒酷暑、顶严寒,日复日、年复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以马路为纸、汗水当墨、扫帚作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默默无闻,数年、十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忠实捍卫着城市的清洁美丽,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凭寄着对这座城市的一腔热血深情,谱写题为“清洁城市”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