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双肩挑起和谐天平——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曾迪平
      发布时间:2014-05-19 09:51:49

身高一米六零,长发披肩,因长期奔跑基层皮肤显得有些黝黑,一双清澈的大眼明亮柔和而不失果敢,无不透露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刚强与坚毅。她就是2013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华容县治河渡镇司法所所长、调解委员会主任曾迪平。从事基层司法工作15年来,直接参与调解民事纠纷500余件,调成率达99%,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辖区内连续多年无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民转刑”案件、非正常死亡事件,民间纠纷实现“零激化”。 全镇几十名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无一重新违法犯罪。

危难之处显身手 

拆迁是当今公认的“天下第一难事”。曾迪平被调入治河渡司法所不久,该镇钱粮湖垸围堤加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开始启动,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的项目建设中,她和镇村干部一起共化解重大拆迁纠纷28起,化解土地纠纷30多起。 2012年4月7日下午6点左右,钱粮湖垸围堤加固工程十一标项目部在轭头湾村9组堤外滩施工时,未事先通知,将一户王姓的祖坟挖掉。半个小时后,王氏11兄弟得知祖坟被挖,群情激愤,一大族106人浩浩荡荡开到工程指挥部,提出了高达120万的天价赔偿,扬言7日内赔偿款不能到位,就要阻工、堵桥、堵路、堵政府大门。情况十分紧急,随时可能民转刑。接到纠纷报警后,曾迪平连晚赶到事发现场,接触当事人,现场查看实况,掌握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后,找到当事人,以案释法,以案讲法,引导王氏11兄弟实事求是提出赔偿请求。通过及时介入、主动出击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赔偿1万元钱的协议,切实保障了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找小曾,事准成”

张家长李家短,基层调解工作往往面对的都是小事,而往往这些看似很小的事却成为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大事。曾迪平经常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最重要的就是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1996年,家住红光居委会的老杨将自己的3亩责任田借给老张种,1998年老张未经老杨同意,擅自将3亩责任田变更到自己名下。2012年,移民安置房建设要到居委会征地,这3亩田中有1.5亩在征收范围内,1.5亩田可得到7.5万元征收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老杨找老张要田,张当场拒绝,经居委会多次调解无果。2012年5月31日,曾迪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当天双方初步达成了各得一半田的协议,但张以尚未考虑清楚为由,拒绝签字。第二天,张反悔,还对进行调解的工作人员进行侮辱。杨要田不成,就强行将张种的棉花扯掉,秧踩死。2012年端午节,双方大打出手。为防止纠纷进一步激化,曾迪平及时启动“三调联动”和“纠纷评议”制度,由司法所长、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共同组织调解,同时请来当地德高望重的几位纠纷评议员。在法律攻势和纠纷评议员的情理攻势下,最后双方达成各种一半田的协议。曾迪平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动人,用柔弱双肩挑起和谐稳定的天平,成为当地群众的知心人。“找小曾,事准成!”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口头禅。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