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的家教家风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李明莲      发布时间:2014-04-29 10:59:16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何以家教家风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尚,关系到中国人的精气神,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的天职和使命。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风家教具有独特作用。“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按儒家伦理,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现在家庭里的年轻父母是主要的施教者,孩子的家教家风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一、以核心价值观促进现代家风形成 

以良好的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家风家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家风家教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家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风家教具有涵养作用。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先辈重视家风教育。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义影响千年;同时,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无不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三,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现代家风的形成机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营造孝老爱亲的环境,助人为乐、甘于吃亏的情操,实事求是的作风,立志成才、勇于担当的精神。反映在社会教育中,发挥学校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引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正能量,形成宽广的视野与胸怀,养成热爱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接地气”局面,养成遵纪守法、追求理性、严格约束的日常习惯。 

二、家风家教重在培育公民德性 

家庭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人格培养方面更是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风家教对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  家风家教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公民德性的培育上。爱国,实际上就是我们古代伦理所讲的“忠”。中国自古以来不仅有诗书传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传统,更有忠孝传家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传统美德。内诚于己,外信于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友善就是我们古代所讲的仁德,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些都可以通过家风家教的传承培育我们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情感。  一个人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家风家教的影响,有了好品质,就具有了较高的文明素质,自然就会在社会生活中乐善合群,以自由、平等、公平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才会自觉遵守社会的法治和正义秩序。按儒家的孝道理论讲,在家能够孝亲悌长,在社会上好犯上作乱者必然鲜矣,这自然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修德不仅能使人乐善合群,更能兴国,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在家孝亲,就能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博施济众,以天下为己任。家风家教确实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家风家教影响人的本质 

从小爸妈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长大后才理解和明白这些字里所蕴涵了的含义。家风家训虽然属于道德和文化范畴,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也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引人向善,与法治的作用是不谋而合的。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训家规,形成良好的家风,能够承担起守护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责任。家风家教对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法律是规范人的外部行为,作用于人的大脑,影响人的理性;家风家教影响的是人的内心良知和价值判断,是从根源上和本质上对人的行为产生一种影响。优良的家风可以弥补法律功能上的空缺,以道德观念自我约束的方式,从源头上减弱犯罪动机。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