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长沙晚报图文刊发了《农家女子自掏腰包86万修村道 获大批“英粉追捧”》的报道后,迅速被长沙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新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中国台湾网等省内外近五十家网站转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纸媒电媒对此进行了采访,湖南公共频道更是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专访。一时间,报道中的主人公周慈英迅速在网络走红,在人们口中传颂。
周慈英,女,浏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长沙市第十五次妇代会代表、长沙市创业之星、浏阳市创业先锋,浏阳市女能人协会副会长、浏阳市女企业家常务理事、浏阳市淳口镇工商联副会长、浏阳市休闲协会副会长、湖南省2012年度“四化二型”新农村建设杰出人物、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始人、浏阳市“比一比”超市淳口店董事长、浏阳市兴乐种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969年3月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农民家庭。她以白手起家艰辛创业27载,为公益慷慨解囊110余万元传为佳话。
村民眼中的“好人”,女学生心中的“偶像”。
最近,浏阳淳口镇鹤源社区的村民们个个喜不自禁,因为一直困扰他们出行的“烂路”终于加宽并打上了水泥。上至八十岁的老爹爹,老奶奶,下至十来岁的学生娃,提起出资人周慈英无人不打心眼里佩服、敬重。她干练的作风、勤劳俭朴的品质、“求真、积善、心美”的优良品性,以及她身上由里及外所散发出来的的豁达与乐观、善良与热情、自信与美丽为人们所称道。一时间,村民成了追捧周慈英的“粉丝”,更有时髦的年轻人刷微博发微信称自己是“英粉”。
“周慈英是好人啊,她不但每年给我们老年人送慰问品,帮助困难户,还帮我们修好了路,以后出门再也不要深一脚浅一脚走泥巴路了,我老头子推独脚车运柴也不用担心翻车了,我屋里崽骑摩托走夜路也不用怕了,细伢子细妹子上学也不用担心绊跤了。”村民王奶奶提起周慈英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她舍得拿家里的钱来修路,我很佩服她,她是我崇拜的偶像”,15岁的女同学梁艳芬如是说。
“重磅消息”引关注、86万元修村道
淳口镇鹤源社区罗境片,邓家组经船坵组至高田村7公里长1米多宽的村中主干道串起7个村民小组,是全村11000多人的“主道”。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修上水泥路,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村民晴天一身尘土,雨天更是叫苦不迭,两三寸高的泥浆使本不平坦的路面危机四伏,常有村民骑单车骑摩托因路面泥泞打滑而摔倒。村民邓猛虎的脚就是在这条路上骑摩托摔坏的,至今没完全康复。因为路不好,生产的土特产、经济作物也很难运进城去。
“一定要修条路,大人走路受点苦不说,苦了上学的细伢子,看了心里不是个滋味”,周慈英将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跟老公宋卫红说了,得到老公的大力支持。于是她决定拿出几乎全部家底来为村民修条水泥路。2013年春节前夕,村长朱志俭向村民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周慈英将自掏腰包60余万元为村民修水泥路”。消息传开后,罗境村炸开了锅。有人说看周慈英平时热心公益相信这个消息绝对真实,有的人却半信半疑“虽然平时她热心扶贫帮困,可毕竟修路所需的不是小数目,而且这条路要修叫了不知多少年了,也从没看到动过,她一个女同志,还全部自掏腰包,这可能吗?一时间赞许者有之、观望者有之、看热闹者也有之。没成想,正月十五一过,周慈英就带着修路的施工队进场了,村民们闻知也纷纷上阵,埋水管、筑路基、烧茶送水……,今年4月底,一条耗资68万元,长5公里、宽4米的水泥路竣工了。此后,她又对山上片,新塘组道路路面进行了硬化,耗资15万余元。并筹资3万余元对罗镜片生产道路田边硬化了500余米。路修好后,当地村民纷纷给周慈英送匾送土特产表谢意,都被她拒绝了。
能自掏腰包拿出86万元来修路,一定是住豪宅开名车挎名包着洋装穿金戴银的千万富婆吧?走近周慈英,这才发现这个44岁的网络红人原来是一个身材姣小,衣着朴素的村妇,浑身上下竟然没有一点金银的影子。打开她的衣柜,200元以上的衣服只有一件皮草,那是老公在她四十岁生日时先斩后奏帮她添置的,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出席重要会议或是出镜时才会穿出来。她的家,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白色涂料粉的墙、水泥地,别说高档家具真皮沙发了,因为天天和员工一起吃食堂,家里连个象样的厨房都没有。不想装修,因为还有贷款没有还清。
风雨兼程四十四载、二十七年艰辛创业路
1986年,年仅17岁的周慈英,开始从师学习照相,出师后,她带着自己仅有的一台相机,踩着一辆旧单车,风里去雨里来,早出晚归走家串户上门服务,因为眼睛近视,好多次她被路上的石头,坑给绊倒,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摔的次数就更多了。从泥泞地上爬起来的周慈英揉着摔破皮的膝盖,看着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暗下决心:“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修条路,别人就不会像我一样栽跟头了。”
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三年的积累,为她赢得了第一桶金,助她实现了她的第一个梦想——在淳口镇开了当地的第一家照相馆。在此期间,她结识了他的老公,同在淳口开电器维修店的宋红卫。又是三年过后,照相馆和电器维修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他们拿出全部积蓄并向亲朋借贷,凑了几十万买下了浏阳市医药设备厂的设备自己加工,可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新的活力。照相馆、维修店、医药设备厂都不赚钱,几番试图改变思路,多次尝试其他生意均不理想,他们的事业陷入了低谷。“没钱的日子可真难熬,大年三十都不敢呆在家里,被债主逼债的往事真是不堪回首。”直到十年前,他们开办了一个小超市,店面太小,只能货叠货。瘦小的她体力有限,太重的东西提不动,就使出吃奶的劲,连拖带拉;太高的位置够不着,就垫上凳子踮起脚尖,几次因为凳子不稳摔下来;本小利薄,雇不起人,勤俭耐劳的周慈英,每天四点多就起床,晚上十二点后才就寝。为的是薄利多销,同时让当地的居民吃到最新鲜的食品。“其实特别早或是特别晚,很少有村民来买东西。但是我的店面在马路边,经常有司机路过,那个时候是他们最累最饿的时候,或许他们要买点东西充饥或是讨杯热水,我能多赚一毛是一毛,能帮一点是一点。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晚上清点白天的货款的时候,那每一分每一角都浸着我的汗水。我会把她们叠得平平整整的、数得清清楚楚的,看着记帐本上的数字一天天在递增,我就感觉虽然累但是很快乐。”几年时间里,她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裳没有买过一样手饰,唯一的护肤品是郁美净儿童霜。她把仅有的利润全部投进了这个小超市。雪球越滚越大,2007年,周慈英将小超市转让出去,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并贷了一些款,租下了一家化工厂仓库并将其改成为大型超市,2008年加入了”比一比”超市连锁。不仅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丰富又廉价的商品,还为当地几十名村妇提供了就业岗位。
2010年,精明的周慈英敏锐的感受到了软黄金——金银花的广阔发展前景,她认定这是一条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好路子。她借贷250万元,组建了各种证照齐全的“浏阳市兴乐种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服务,成为淳口镇热心为农民服务、促进农民增收成绩突出的民营企业。经过三年的努力,该公司现有员工83人,拥有金银花基地3000亩、新开发栀子基地2000亩,新增中老年劳动力300余人。基地现有成员600多户,种植户年平均纯收入一万余元。她的基地也成了“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扶贫帮困赢赞誉
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好,手头有了余钱,周慈英似乎忘记了当初赚钱的艰辛,她把大把大把的钱全用在了“外人”身上。近五年来,她主动出资支持政府抗洪救灾,帮助家乡硬化道路,扶助贫困学生,接济困难乡亲等累计110万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毫不犹豫的捐出了20000元,在她的带领下,她的员工纷纷解囊,也捐出了10000多元;2009年,50年不遇的冰灾时,她和企业的姐妹们深入大围山的林海雪原慰问,并捐赠10000元慰问金;2010年11月,她捐出10000元给浏阳市妇女儿童互助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2011年5月她与心灵天赋的同学们在安化滔溪共建了一所“上马希望小学”,个人出资10000余元;2012年和2013年的老人节,她耗资近80000元为鹤源社区1200多位老人发放礼品。2013年6月,她又积极参与浏阳市人大组织的帮扶农村偏远学校“十百千”活动,慷慨解囊40000元。此外,她还拿出30000余元救助儿子智障,家庭困难的老党员邓继兴;慰问退伍军人邓伟吾做头部手术的妻子;帮助孤寡老人徐尔明跑民政局争取大病救助同时送上了自己的慰问金;帮扶失去亲娘的留守儿童朱静;赞助失去父亲的大学生宋芙……
“辛苦赚的钱都花在了“路”上,可我觉得值,因为大家不会摔跤了,我心里高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爸爸生前也喜欢做善事,非常乐于助人。我也是苦过来的,以前我白手起家,住的房子还漏水,遇到大雨时,屋里被雨水打得稀里哗啦的,完全睡不着,我现在经济状况好些了,就喜欢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现在,四个老人都已作古,儿子在军校读书,家里没有什么负担了。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还是要向我爸爸学习,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因为资金问题,还有2公里的路只铺了沙子,没有加宽也没打上水泥。我希望在今后5年,将没修好的2公里路修好。”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因为她有爱心,也正是因为她的爱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断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赞誉。2012年,她高票当选为浏阳市人大代表。
周慈英深知:选民赋予她的不只是一个“人大代表”的名称和荣誉,更寄托着选民的信任与期盼。自己肩负着选民赋予的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贴心人”的极大责任和引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崇高使命。
“要当好人大代表,不能只满足于扶贫帮困,更要为乡亲们建立一个平台,带领他们致富。”“我们这里有清新的空气,有清澈的泉水,有没被污染过的土壤,有善良的村民,有淳朴的民风,我自己有超市、种植基地、农家乐,我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和现代观光农业。”“如果能形成产业链,有一个加工厂,把种出来的农作物和药材进行加工,做成产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让产品增值。就可以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在家也能挣到钱,外出打工的村民就可以不用背井离乡了,留守儿童就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空巢老人们也就会有子女在身边陪伴了。因为有事可做,在家的村民闲着无聊就打牌的陋习也可以得到改善,因为有了收入,家庭的矛盾也会减少。农民生活富裕了,来修路的、行善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样企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社会也会更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