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j里的“好女儿”-----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彭世娥先进事迹
作者:澧县杨家坊乡戴婕      发布时间:2013-11-22 08:45:23

彭世娥,女,汉族,高中学历,1965年10月生于码头铺芭王村,1995年1月担任青山峪村妇女主任,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农村基层工作12年。2007年4月,她被评选出来走进了杨家坊乡敬老院,从事敬老院工作。她几年如一日,不负领导的重托,五保老人的厚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情奉献,为敬老院的巩固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彭世娥被县民政局评为全县“先进敬老院”称号,2009年被乡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优秀敬老院长”、湖南省“敬老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

一、不怕麻烦待院民

乡敬老院里居住着40名来自全乡各村的五保老人。院内一些智力低下的孤寡痴呆者,饮食、起居都十分古怪,要想使他们满意,吃得好、留得住,快快乐乐,这可使她费尽心思。于是,她静下心来,以非常忍让的心态,经常利用闲时和他们促膝谈心,反复讲述新旧社会两重天,人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使他们深受感动。院民魏里明,开始进院时,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每天晚上都要痛哭,哭声非常凄凉,使人心慌,闹得院民不得安宁。一段时间内,她不厌其烦地帮她洗衣、帮她叠被,激励她、转变她、感化她,终于使她更新观念、体谅幸福,体会大家庭的温暖,变成了一个爱说爱笑的活泼院民。在她的教育引导下,院民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双目失明的五保老人汪从新说:“旧社会,我们会四处流浪;新社会,敬老院是我们幸福的家!”

二、真心实意献亲情

彭世娥同志深深感到,敬老院里住的尽是孤寡老人,没儿没女,他们需要亲情抚慰。她无限感触地说:“院民们虽不是我的亲人,但我却视我是他们的亲生。给他们倾注真情,关爱他们是我的天职!”于是,她一直把年长的院民当作是自己的前辈,关怀备至。如今,院内的老人们都把也当作他们共同的女儿,喊急叫那,为老人送饭、提水是她常做的事。老人庹登玉行动不便,她便亲手为她擦身子、换衣服。有时一些老人伤感发脾气时,她总是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耐心劝说,好言相慰。在她的真情与实际行动的感化下,爱吵爱闹、不讲卫生的院民变好了,相互帮助,相互照应,呈现一片其乐融融的良好景象。 她长期与老人相处,不计报酬,苦中有乐。几年里,她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真情赢得了老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是一名院民信得过的好院长。

三、舍弃小家为大家

2009年冬月初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降临。在敬老院忙碌的彭世娥同志的儿子在砖厂出事了。时家里人叫她,旁边的人喊她,说你儿子出事了,她似曾没有听见,还是在敬老院厨房里打饭添菜。这时又有人大喊道:“院长,你儿子压在铲车下面没命了!”只见她一惊,方才放下手中的事,跑到砖厂一看,儿子压死了,当时她哭得死去活来,晕倒在地。乡亲们好不容易才把她搀扶回家。丧事刚刚办完,她忍着内心巨大的伤痛,又来到了敬老院,继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院民服务。不久,她将院里的所有规章制度重新修订,还健全了院民台帐,使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她几年如一日,坚持天天吃住在院里,家里的事情全托付丈夫承担。就是这样的执着,赢得了院民的一致好评。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