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营养改善计划’太好了,这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体质强多了,学习的干劲也足多了!”大桥瑶族乡大桥学校师生们面对来访的爱心人士激动的说。这是我县上学期以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深受欢迎的一个缩影。
蓝山地处湘南边陲,现有贫困山区学校7所,在校学生1529人。因为家庭普遍贫困,大多数学生上学时只能从家中带一些榨菜、腌萝卜、烧豆腐和酸菜,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孩子们健康成长营养堪忧,牵动该县县委书记魏湘江、县长冯德校的心,他们多次深入山区学校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嘱托县教育等部门带着“如何让贫困山区孩子改善营养状况?跟进质量?吃上营养餐?”这一系列课题来到山区学校深入调研,及时形成了《蓝山县边远山区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
《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边远山区学生营养状况让人震惊、让人心酸,也引起了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领导们先后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研究制定出台了《蓝山县边远山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旨在改善山区学生的营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为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山区学童的共同关爱,营造积极向上的“爱心”社会,我县每年采取社会捐助、财政兜底的方式筹集资金,实施边远山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今年1月29日的首次募捐大会募得善款102万元。“营养餐”以课间加餐的形式每天免费为浆洞、荆竹、紫良、犁头、汇源、大桥和尚屏共7所边远山区学校的中小学生提供一瓶牛奶,一个熟鸡蛋。为保证“营养餐”质量,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抓好免费“营养餐”的供货、配送、储藏、分发、监管等环节工作。“营养改善计划”中的牛奶由政府统一在国内知名品牌中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竞选,鸡蛋则在县内的大型养殖场进行采购,并由企业负责专人专车、保质保量、每星期配送;同时建立和完善了部门管理、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每名学生吃到放心的蛋奶营养套餐,享受到更全面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