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县关工委主任为副组长,县妇联、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各乡镇和各中小学校相应成立了工作组,将责任落实到人,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多方参与的组织机制。县妇联就发展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基层组织288个,村级关爱率实现全覆盖。
二是资金保障。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扩大关心下一代基金、教育基金规模,并通过爱心网站呼吁社会各地爱心人士、部门单位捐资捐物。目前,县教育基金规模达1100余万元,年惠及资助留守儿童1700余人。620多位省内外爱心人士、25家爱心单位为210名贫困留守儿童解决了就学困难。今年5月,在县妇联的组织下,北京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来吉卫镇腊乙村调研留守儿童情况,并建立了爱心基地,负责接收物资捐赠。“六一”前夕,县妇联将北大寄来的100块画板和100份水彩笔赠送给吉卫镇腊乙村小学的留守儿童。
三是机制保障。各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内容进行梳理,制定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的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并抓好关爱活动的落实。关爱工作纳入四个文明目标管理考核,由关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同两办督查室定期督查督办,对工作落实不力、措施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
四是信息保障。建立全县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以18岁以下、父母均在外打工农村籍留守孩子为调查对象,进行全面摸底。在园在学儿童的,由县教育局牵头,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好留守儿童档案,在档案里明确了结对服务的对象的工作单位、联系手机等,实现动态更新管理,让关爱政策普及到每一位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