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构建“五大网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作者:石门县妇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05-08 17:20:40

近年来,石门县妇联以关爱留守儿童 我们在行动活动为主题,以促进全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动员社会支持、增强家长责任意识为着力点,广泛整合社会资源,横向联合教育、团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分解落实任务,开展关爱行动;纵向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直单位、乡镇、村(社区)妇联组织的岗位目标考核,积极探索有效的关爱服务模式,构建五大网络,逐步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管理体系,为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和良好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以政府为纽带的管护网络。去年,石门县下发了《关于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及《留守儿童工作站管理制度》等文件,明确由县妇联牵头,在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一是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领导小组全县各乡镇留守儿童工作站均成立了以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各乡镇妇联主席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并对各工作站阶段性工作进行了细化,建站工作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做到既有组织领导,又有专人负责,确保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制定了系列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家访、学习、爱心帮扶、信息卡等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管理,所有制度都由县妇联统一定制,下发到各工作站后按统一标准上墙,并组织培训学习。三是理清底子建立台帐。为了全面掌握我县留守儿童的准确数字和现状情况,去年,县妇联发动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及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对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心理发展及父母务工状况进行分类梳理,各乡镇留守儿童工作站都建立了详细的留守儿童信息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情况明、数字实、底子清。到目前为止,全县有留守儿童58500多名。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电视、广播、信息导刊、网站等多种媒体,精心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以学校为载体的帮护网络。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学校通过细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实施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帮扶任课教师,并由班主任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生为其学习帮手;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学校要及时送医院诊治,悉心照料,同时与其家长联系。每个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确保留守儿童可随时使用;活动上优先安排。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二是改善山区寄宿环境,加强留守儿童管理。由于石门县是西北山区,有的山区学校条件比较落后,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寄宿留守儿童住宿环境,做到门窗玻璃完好,配置符合学生睡觉的床铺等。建立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通过文化部门、关工委、教育局多渠道支援,配备了必要的图书、电脑以及棋类、球类设备器材,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三是通过县委倡议的爱我石门这个主题活动,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氛围。特别是对在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着重开设心理生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让他们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四是在各学校开展大手牵小手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引导爱心人士做到五个一,即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谈一次心,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每年互访一次、帮助学习一项新本领,积极送智送情送乐上门等。

三、建立以亲属为基础的监护网络。一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县教育局、关工委联合举办学生家长监护人培训,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培训和教育的力度,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切实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二是在各学校广泛开展三评(优秀家长、优秀学生、优秀老师)活动,积极教育引导外出农民工履行监护人义务,切实担负起对子女的抚养责任。三是县妇联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巾帼志愿者的作用,广泛招募爱心妈妈代理妈妈等活动,给予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没有监护人的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四、建立以社会为帮护的关爱网络。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关爱去年,县妇联在全县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详实可行的调研报告。今年初,县妇联主席又在县政协会议上作了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的协商发言,引起了全县广泛关注。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妇联今年与县农村办联合下发了《石门县新农村建设后盾单位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要求每名县级领导结对一名留守儿童,每个后盾单位帮扶5名以上留守儿童,开展帮扶结对、走访慰问等活动,并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全县的目标考核内容,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二是组织青年大学生、青年团员带头关爱。团县委在全县团员中倡议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青年文明号与留守儿童结对。每年寒署假,都联系一批青年大学生来我县对留守儿童进行支教,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辅导、文化辅导,并引起了很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如去年暑假,中南民族大学来我县支教的活动内容就被《半月谈》予以宣传报道,影响很大。三是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关爱。由于全县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底子清、氛围浓、效果好,社会上很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都来踊跃献爱心。如在市妇联的牵桥达线下,县妇联与金德镭射科技有限公司德行石门爱心团队签订爱心协议,通过走访调研,已经连续资助壶瓶山镇、南北镇74名贫困留守儿童,资助期限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县女企业家协会积极组织全县女企业家与留守儿童结对爱心妈妈等。四是通过设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形式的试点,探索构建社会关爱的留守儿童长效服务机制。如县妇联去年就在楚江镇建了一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示范点。

五、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保护网络。由政法委牵头,建立妇女儿童维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相关单位联席会,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送法下乡进学校上法制课反家暴行动等活动,严格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加大对家长、对留守儿童的普法宣传力度。二是联合综治办和当地派出所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的力度,取缔黑网吧和校园周边 200 米以内经营性上网服务场所、电子游戏厅及其他娱乐场所。三是根据全县山区的实际情况,满足儿童上学交通方便的需求,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能够就近走读入学,尽量减少儿童上下学的交通风险等。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