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澧县梦溪镇妇联      发布时间:2012-11-12 14:58:48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随之增多。目前,澧县梦溪镇共有留守儿童532人,其中中学生203人、小学生329人。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今年的7月19日,由县政法委牵头,关工委、妇联、团县委、教育局等单位参加,在我镇白鹤林村举行了“关爱留守儿童‘一联一’、‘手牵手’”活动启动仪式,随着活动的铺开,结合本镇的实际,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一、构建关爱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我们积极动员,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逐步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关爱网络。一是构建与留儿童父母的交流沟通网络。政府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告知了学校老师、村里干部、帮扶干部的联系电话,并通过书信、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生活、学习、心理、生理等情况。二是构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培训网络。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爷爷奶奶,他们年数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我们依托学校、关工委等力量,在中学开设了爷爷奶奶“家长”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通过家长学校、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8月29日,我们邀请县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的皮远文老师到白鹤林村给58位“留守儿童”监护人和部分群众代表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辅导课。课后,每名监护人都感受颇深。目前,全镇共培训352人次。三是构建政府、村(居)、学校、司法、家庭参与的五级联动教育管理网络,即: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二是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村级管护网络,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关怀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三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予以亲人般的关怀;五是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二、建全关爱机制,提高工作水平

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工作制度,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帮扶档案。对全镇532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家庭、健康状况、需要帮扶的方面等进了详细的调查登记,造表成册,全面落实干部帮扶责任,做到“五清楚”:清楚其家庭情况;清楚其学习、思想动态;清楚与监护人的关系;清楚与其联系方式。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我们要求每名帮扶干部,每月要做到“三个一”、“三沟通”,即:每月与老师沟通1次,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每月与留守儿童沟通谈心1次,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每月实行家访与监护人沟通1次,为其营造温馨的家园气氛。截止目前,全镇干部共家访182次,平均2次以上,解决实际问题56次。建立“亲情”联系通道,全镇共设立免费亲情电话12部,让“留守儿童”定期向家长汇报,增强家长与孩子的感情。白鹤林村自设立亲情电话以来,每周都有2—3名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时长在5分钟左右。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综合督导制度。镇政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平时的工作检查中,将此作为必查项目。

三、开展关爱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一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熏陶和教育。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给父母的一封信”、“知荣辱、树新风”征文演讲、“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读书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书画歌咏比赛、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使他们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二是开展真情济困助学活动,解决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县政法委、关工委、妇联等单位在白鹤林村共结对帮扶29名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带了好头,梦溪镇党委、政府积极倡导,通过机关干部、站所干部、社会力量帮护贫困户、爱心捐款、一联一帮扶特殊学生等,采取多种途径对贫困儿童尤其是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资助。目前,全镇共结对91名贫困留守儿童、捐款捐物近5万元、住家生活60日次,无一名留守儿童因贫辍学。三是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消除不良环境对其不良影响。组织公安、文化等相关力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铲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建立“绿色网吧”,确保留守儿童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学习环境。四是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为其排优解难。中学和中心小学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学校联系卡,开通了“亲情热线”电话;镇卫生院免费为儿童进行体检,建立台帐;镇文化站开设了“儿童读书室”;镇政府办好儿童活动中心;充分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律服务机构和信访网络作用,依法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