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冥冥之中的约定,她要跟幼儿教育融为一体, 从1979年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与幼教结下了不解之缘。33 年来,杨书瑜在普通而平凡的幼教工作岗位上勤恳敬业,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爱园如家,爱生如子,从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成长为一名人人称道的好园长。
一、无悔的选择
1979年7月,高中毕业的杨书瑜刚丢掉书包,就拖着两条长辫子走进了当时的村办幼儿园,成了园里唯一的一名年轻幼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幼儿教师比民办教师还要低一等,属于“三不管”的教师,工作无人问津,工资没地方领,地位属于底层。年轻是多梦的季节,杨书瑜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华丽转身,实现一次人生的蜕变。曾经有几次跳槽的机会就这样明明白白地摆在她面前,一次是村里的小学缺民办老师,村支书提名她去小学任教;另一次是村里要她回去当妇女主任,面对这些诱惑,她丝毫也没有动摇,原因很简单,也很朴实,“幼儿园里就我一位老师,我走了,那些孩子们怎么办啊?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我热爱孩子,相信党和政府总有一天会关注我们的。”
怀揣着这份誓言,在幼儿教育这条路上,她的步伐反而越迈越坚实。早在1996年她就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书》,成了一名合格的教师。1996年10月,她就被澧县教育局聘为“幼儿高级教师”职务。2002年,她自费参加常德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很快取得了普通话水平合格证书。2003年她又自费参加湖南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学习,取得了专科文凭。2007年6月获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级证书。2008年5月,2009年8月参加了澧县进修学校举办的《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成绩合格。2012年3月完成了教育部“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1)”——湖南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研修,成绩合格。2012年8月参加了湖南省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考核合格。
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杨老师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她常年订阅《早期阅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专业书刊杂志,认真阅读,学习借鉴先进教师的教育经验,使自身的工作不断得到启发和提高。她还积极参加英语、舞蹈、绘画等专业特长的学习,虽过不惑之年,却能歌善舞,幼儿英语,幼儿绘画,样样在行。孩子们都喜欢上杨老师的课,她是大家可以交心的好妈妈。她善于借助于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引发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孩子们从多种渠道中主动探索,了解新奇未知的事物,从而提高孩子的创造意识。同事和家长都一致反映,她所教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创造性和变通性强。
二、无言的师爱
“因为我爱孩子。”这是杨书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为了这样一句爱的誓言,成就了杨老师一个又一个爱的传奇。这里有一个关于她和“娃娃”的故事。娃娃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脸上成天淌着口水、动作迟钝、不会言语。在和娃娃的接触中,杨老师发现孩子并非一块 “小木头”,有时他也会流露出渴望与人亲近、交往的需求。她用爱包容了孩子,并主动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三年里,杨老师每天陪着娃娃玩几次专门的游戏,一起说简单的对话,当看到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她比谁都高兴,会抱抱他、摸摸他的头让娃娃体会她的喜悦;当他有了好的表现时,她会在他有面前竖起大拇指。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娃娃居然也学会了爱。虽然说话不连贯,但只要每次看到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他就拍着小手,用他那最特殊、也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喜爱。说起这样的爱心故事,她的学生家长们就会如数家珍。
还记得有一个叫李卫佳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绘画能力处在涂鸦后期,只能象征性的画出简单而又凌乱的图形。有时会受到小朋友的嘲笑。于是,他开始厌学了,站在教室门口怎么也不愿进来。只见杨老师走过去,蹲下来,拉着他的手说:“谁说李卫佳画得不好?那是他们看不懂,老师就能看懂你的画。”她拿来上次的画,指着画上的圆圈说:“这是太阳对不对?” “这是小朋友的头是吧?” “这是小朋友的眼睛、鼻子、耳朵,这是小朋友的胳膊和腿,而且我还知道他在看海,他看到了什么呢,你给老师讲讲好吗?”李卫佳滔滔不绝地讲开了,一段时间以后,李卫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美的表现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自信心也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也特别浓厚。作品还多次获奖和发表呢!
杨书瑜对孩子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领导的厚爱,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也许是只要面对孩子,才拥有了无穷的力量。数不清有多少个休息日,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夜晚,她一个人毫无怨言地、不计报酬地为幼儿园奔忙着。
三、无尽的事业
一转眼,杨书瑜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30多个春秋,昔日年轻漂亮的阿姨早已步入了中年。2007年,她被任命为澧县盐井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从普通教师到领导岗位,她感觉到了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刚接手时,盐井镇中心幼儿园条件十分简陋,没有餐厅,学生开餐没有定所;没有水泥操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没有玩具,孩子的娱乐时间基本上就是自由活动。她利用自己的朋友,学生家长等关系,厚着脸皮上下联络,终于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修建了三间两层的教学楼,铺设了水泥操场,购置了部分玩具,带领教师们当油漆工,粉刷墙壁,窗户,当画家,用画笔美化校园,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当花匠,拿起锄头翻地种花种草,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盐井镇中学幼儿园于去年跨入了澧县合格幼儿园的行列,良好的办学声誉带来了可观的办学效益,目前,该幼儿园已拥有160多名幼儿的规模。杨书瑜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把目光瞄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她在谋划着中心幼儿园更大的发展前景。2012年1月,她动用校长丈夫的人脉,顺利争取到国家资金100万元,在中心小学校园里重新建一座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到今年11月底,一座现代化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就会全面竣工。到时候,它将是杨书瑜园长用双手捧给盐井人民的一份厚礼。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我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这是杨老师追求事业的座右铭,为了“完美”,她追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过。30多年来,她努力探寻理论与实践的切合点,撰写的《重视幼儿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成功优秀成果奖,《幼儿的心理教育问题浅谈》等8篇论文在省、市以上教育刊物发表,她先后荣获了镇 “ 优秀教师 ” 、县 “ 优秀保教工作者”、 “先进家庭教育工作者” 等荣誉称号。她辅导的《哇哈哈》等节目在盐井镇中学庆“六一”、庆元旦文艺汇演比赛中频频获奖。
杨老师以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幼儿和家长的信赖,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教师们的好评。她倾注了自己毕生的爱心,为幼儿的成长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如今,幼教事业终于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她更加坚定了信心。她说:教育是无尽的事业,只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她愿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回穿梭于寝室与教室之间。因为她心中有爱,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