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女,现年31岁,预备党员,东洲村四组村民,现任东洲村妇女主任。刘娟的公公贺修笔,今年60岁,2010年2月29日在从津市回家途中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刘娟的丈夫贺军华长期在长沙打工,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部由刘娟承担。近一年来,刘娟对公公贺修笔尽心照顾,无微不至,在孝老爱亲方面在东洲树起了一面旗帜,被全村群众和党员誉为“孝心模范”。刘娟的人生感悟:丈夫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准则。
2000年腊月初四,经人介绍刘娟和贺军华结为夫妻,初到东洲时,贺家三间平房,家庭底子比较差,刘娟忙里忙外,家里要帮助父母忙农活,外面还要到津市打工,虽然相当辛苦,但他从来不怨天尤人,从来不后悔嫁到东洲,通过几年的努力,虽然借了一些外债,还是在2008年盖起了两间楼房。一家人和睦相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也很是充实。
2010年2月29日,是全家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公公贺修笔因脑溢血倒在了从津市回家的路上,接到电话后,全家一片慌乱,好不容易把公公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救活的可能性不大,就是救活了也站不起来,看到人事不醒的公公,婆婆伤心欲绝,哭天喊地地说:屋里还欠这么多的帐,这哪们搞地呀!刘娟边流着眼泪边劝着婆婆说:妈妈,您不要担心,爸爸倒下了还有我们,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把爸爸救活,让他多活几年。公公住院进院就要钱,可家里本来修房子还欠帐四万多元,那都是向亲戚们借的,现在又出了这么大的事,丈夫和婆婆电话都打完了,只借到1万元,婆婆想到这里哭得更加伤心了,丈夫也坐在旁边叹着气,无计可施,刘娟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怎么能看着爸爸就这么过去呢,我一定要救活他,于是在打电话不作用的情况下,亲自回到娘家,找到自己的哥哥嫂嫂,他知道哥哥建房本来就差钱,现在要把建房的钱借出来,全家人肯定都不会同意,更何况哥哥的房子已经开工建起了一层,正是要钱用的关建时候,但一想到自己的公公没有钱医治马上就会离开人世,如果不尽力,自己以后活着如何会安心?怎么背得起这个良心债呀!一回到家,就双膝跪在哥哥嫂嫂的面前:哥哥,哪家都有老,哪个都会老,我求求你救哈我的公公,我和贺军华以后会感谢你,报达你的!说完就忍不住大哭起来,哥哥嫂嫂看到妹妹这么有孝心,扶起妹妹,拉着妹妹的手说:妹妹呀,你是人家的媳妇,现在公公人命关天,我们娘家不支持你,哪个支持你呀!这个屋我大不了只建一层,也要帮你把公公大人救活呀,哥哥亲手把建房的4万元递到刘娟的手里,并再三嘱托说:我不留你吃饭了,你回去一定要尽好孝,照顾好老人!
在医院里的二十多天,真是最难熬的二十多天,刘娟每天都守在父亲身边,帮公公接屎接尿,翻身擦身、按摩、洗脸、洗脚,喂水喂饭,有时候喉咙里有痰,还要拿棉签把痰沾出来,因为病人开颅神智不清,白天黑夜胡闹不止,刘娟白天晚上都不能合眼,除了给爸爸室内照顾之外,还要顶着早春的寒风帮他端吃的,拿换洗的衣服,真是忙得不分黑夜,不分睛雨。就连医院的医生都对着贺老说:你的女儿真孝顺呀!医生一直以为刘娟是贺老的女儿,直到出院的那天,医生才弄明白,原来是病人的媳妇,更是惊叹不已,出院那天,科室的医务人员全部都来送行,他们不是送贺老这个病人,而是来送刘娟这个好媳妇啊!
回家后,公公的病有了好转,但智力只有三四岁小孩的水平,因生活问题,丈夫只有出门打工,照顾公公的事全部担在了刘娟的身上,近一年来,刘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公,并坚持扶着公公行走、按摩,加快康复。从那天出院起,全村的人都经常看到刘娟扶着公公在村路上蹒跚而行,都经常在睛天里看到刘娟围在公公的旁边给他按摩,喂饭、修剪指甲。工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公公可以自己站起来了,可以拿着拐杖以极慢的速度挪动了,有一天,丈夫贺军华从长沙回来,看到自己的父亲能动了,强忍着泪水,拉着刘娟的手说:谢谢你,让你受苦了。
自从公公生病后,婆婆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刘娟不仅把公公照顾好,还要关心好婆婆,还要忙村里的事,打理地里的农活,一个柔弱的女人,里外大小事务,全部一个人承担,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带好小孩,真的是不容易,但是从来没有听她说过一句怨言。公公婆婆、左右邻居个个都对她称赞不已,东洲老书记贺家汉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这么孝顺,这么能吃苦的媳妇只看到这么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