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年龄不小!
1米65,个子不小!
50年,获各级党委政府表彰一百多次,一心服务群众,痛失亲儿,奉献不小!
政府送匾,称赞她“德高望重”;寨邻乡亲,亲称她“女菩萨”;世人评价,称赞她“世纪好人”。她就是2011年被龙山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型农民十大标兵之一的红岩溪镇撮箕村向小妹。
50年如一日,为民服务不分昼夜
“我活了近百岁,从来没见过向她这么勤奋的人,无日无夜。”在96岁老人向友莲的心目中,向小妹是村里最肯做的一个人,做事最用心的一个人。为家里事,她忙里忙外;为村里的事,她更是不分昼夜。
“我们村里这条路,就是向小妹带领群众,顶着烈日,点着火把一锄一锄挖出来的。”回忆起向小妹为村里的事业操劳的一串串事情,向友莲老人如数家珍。1977年,心地善良、热心公益事业的向小妹被村民们拥推为村长,在村长这个岗位,她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领群众给撮箕坡修“致富路”。
90年代,座落在山顶的撮箕村还没通公路,老百姓买肥料和生产生活用品、卖山货都仍然还是靠肩挑背驮,走近20里的山路。
“山路已经阻碍了群众发家致富的脚步,要想富就必须给山坡上修路。”头脑灵活的向小妹,寻思着群众发展的出路。
在全国都还不富裕的那个年代,国家只提供炸药,要组织群众出义务工修路,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向小妹认定唯有及早的修通通村公路,村民的山货才能变成商品,才能卖得成钱,才能减轻村民的运输的劳动压力,才能发展产业致富。
为了修路,向小妹除了组织群众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及村委会,还经常打着火把,做思想不通的群众工作。她不分下雨天晴,始终和群众一起开山修路。
在短短两个月里,在资金和物质缺乏的情况下,7.5公里长,4.5米宽的高标准村级公路通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路宽大了,向小妹却“小”了,她瘦了整整20斤。
“她不仅替村民操劳大事,而且时刻也不忘记我们老百姓的小事。”55岁的村民彭丕香说,就连哪家村里小娃什么时候要打预防针,哪家的猪儿什么时候要打预防针,哪家70岁以上的老人哪天过生日,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她白天没讲到,晚上都要赶来。
刚实验旱土育稻谷苗那年,为了给村民讲清楚谷苗中午不能洒水,中午洒水要丞死谷苗,在镇政府学习技术培训开会的她,培训课上完后,顾不上吃一口中饭,顶着烈日一路小跑20里回到村里。站在田硬上一家一家的宣传,最后她因中暑累倒在了田硬上,从此落下了头晕的病。
50年一心为公,服务群众痛失亲儿
村民文宝玉的丈夫多年瘫痪在床,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照顾丈夫和两个幼女的重担,全落在文宝玉一个人肩上,生活十分拮据。连续10多年来,向小妹将其作为自己的帮扶联系对象,累计为她家帮扶200多个工日,村里人人夸她是“助人为乐的好村长”。
2000年,向小妹36岁的儿子,为了能让母亲放开手脚为民服务,减轻家里的负担、补贴家用,下矿井打工,在一次矿难事故中丧失了生命。她强忍着老年丧子之痛,没有抹一滴眼泪,没有想政府提一点要求,要一分安葬费和赔偿金,拿出为自己准备的一口棺木简单地给儿子下了葬,还安慰旁人说:“儿子他只有这么长的寿命,这是他自己的命,不怪谁。”那些日子,她把痛苦埋在心底,一连几天尽心协助政府走访慰问另外几家死者的家属,做思想工作,安抚帮助他们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就像自家没发生事一样。事后,镇干部一离开,她再也无法强忍心中的痛楚,面对老伴,她捶胸顿足,老泪纵横,泪水沾湿了数条毛巾,并无数次哭昏倒在家中。
50年模范带头,穷村最终踏上富途
现如今,在村长岗位上整整30年的向小妹,因年纪大了,主动辞去了村主任职务。但她依然为村里的前途和出路奔走着,她依然怀着满腔的热情为群众服务、为干部分忧,带领村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行走在奔向小康的路上。
“那成片连块的胡柚、脐橙、白皮柚,就是向小妹没当村主任后带头种的,现在已是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支柱产业。”现任村主任文辉举指着撮箕村满坡满岭的果树说道。2002年,向小妹辞去村主任后,心里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要让贫瘠的山坡变成致富的产业基地。
“自古以来,就只有种粮食吃上饭的,哪有种果木子发财的。”部分村民不仅将信将疑,而且还不时的拔冷水。然而,打定主意的向小妹,并没有放弃,她从朋友那里佘来树苗,小面积的试着种起来。
她把果树像呵护小孩一样细心的照料着,一年、两年、三年,黄橙橙果子地挂满了枝头,试种迎来了大丰收。试种的成功,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全村百余户纷纷在贫瘠的山地上种起了胡柚、脐橙、白皮柚。现在,撮箕村的山地开发面积由原来100多亩发展到了2000多亩,形成了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我这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现在我天天都发动小一辈的要积极参加农民教育的学习,学知识、学技术;等到通过我们村的高速公路通车的那天,一定要把满山的果园,打造生态绿色的休闲旅游果园。”谈起现在的想法,向小妹老人满怀信心的说道,她说她要搭农民教育的机会,与村民一道转变观念,和村支两委一道,彻底改变撮箕村的贫困的面貌。
采访手记:有一种人,不浮夸;有一种人,不争抢;有一种人,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向小妹就是这样的人!她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她更是在用最朴素、最真诚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履行的职责。
向小妹老人用行动告诉我们,敬业奉献,并非是深奥的理论,也并非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而最需要的是恪守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质,用生命去呵护党的尊严与光彩。
小妹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