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情缘
——记农民画家王良玉
在湘西古丈,我遇到了一位名叫王良玉的农民画家。不管是面对她的人,还是面对着她的画,都不由得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仿佛一下子就贴心贴肺地领悟到了一种来自山水精神的绘画情缘。
作为一个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王良玉的路是艰难而坎坷的。在该上学的年龄,却因为历史的原因,她只能半工半读;十三岁时,就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放下书本,以那干瘦如柴的小小身体撑起了劳动养家的重担。但是,艺术细胞好像是与生俱来。王良玉从小就迷上了为英雄故事配头像和插图,她的痴迷得到了一位下放美术教师的称赞。就是这位教师给她传授了一些简单扼要的用笔手法,并讲述了毕加索、罗丹、徐悲鸿等绘画大师的故事。从此,王良玉便渴望着知识和艺术的滋养。在田间地头,没有纸笔,她就用目光用心灵去画山村的一切;在闲暇之余,没有老师,她就走村窜寨去求教一些老艺人。尽管日子如何苦累,她都不言放弃,她始终用惊人的毅力和自信支撑着自己艺术的天空。
王良玉是属于乡村的,她的画也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村气息。她笔下的花鸟虫鱼,在形似与神似之间,无不多了一份悠闲、一份从容,仿佛流淌着乡村早晨晶亮亮的露珠。于是,花便在这一份悠闲与从容之间焕发了清香,鸟随之叫了、鱼也游了、虫也显得可爱起来。而她的人物,一直朴素、勤劳,她们在稻田里、在农家小院中、在磨房旁、在碾槽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抒写着乡村的诗、描述着乡村的画,农家红红火火过日子的气息一下子便扑面而来,酽酽的让有一种人身临其境的沉醉。
于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农民画家王良玉一定会描绘出一片真正属于她自己的艺术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