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洞口县最年轻的“首届名师”,她辅导的学生夺得过全国智力七巧板总决赛一等奖、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一等奖,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七巧板科技辅导员”、“全国优秀机器人教练员”称号,她所在的学校被命名为邵阳市第一所全国“科技教育基地”, 2012年5月,她被推荐为“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她就是洞口县石江镇中心小学教师王爱群。
1998年毕业于益阳农业学校的王爱群,虽然不是正规的师范学校毕业,但她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刻苦钻研,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成为洞口县科教创新园里的一朵奇葩。 王老师与科技教育结缘始于2006年。这年上学期,学校接到全县开展首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竞赛活动的通知,师生连智力七巧板的样子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去参加竞赛了。正在学校领导为找不到辅导员发愁的时候,王爱群主动请缨,自信的说:“校长,让我来试试吧!我相信自己不会给学校丢脸的。”接下任务后,王爱群马上行动起来。一边从网络、书籍等各方面搜集有关智力七巧板的辅导知识以及竞赛的规则,一边现学现教,给学生们做智力七巧板辅导讲座,让学生了解到智力七巧板的神奇有趣,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第一次全校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报名要参加智力七巧板的训练与竞赛活动,王老师这项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给王老师带来了信心。
为了给学生们多出一些实例图形,她熬夜学习图形制作软件,老公心疼地说:“熬夜很容易老的,你不怕吗?”她笑着说:“只要学生愿意学,我就愿意做,我也不怕老!”在洞口县里首届科技创新智力七巧板竞赛活动中,她带领22人参赛,18人获一等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这个成绩鼓舞了人心,更增添了信心。经过县里的研究和选拔,2006年8月由她带领四名学生赴杭州参加第十届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全国总决赛,这时正是暑假,王老师没有在家休息,白天顶着烈日去学校给这四名学生上辅导课,晚上又坐在电脑边给学生准备培训的资料。在全国总决赛中,廖承程同学获得了低年级组铜牌,这让全校学生对学科技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心。
2007年,她再次带领学生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王逸黎同学获得了金牌,并在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奖牌,学校也被评为“科技教育基地”。2009年,洞口县教育局、洞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聘她为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洞口县赛区总裁判长。2008年,洞口县首次组织青少年参加机器人比赛,对于农村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机器人是高科技的东西,是遥不可及的。但王老师不怕苦、不怕难,欣然接收了辅导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她赴邵阳、长沙参加机器人竞赛的培训,认真听取专家的讲课。同时还把机器人公司的技术员请到学校来给学生讲解机器人的一些知识,以及参加机器人竞赛的一些乐趣。经过王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她辅导的学生付胜寒、谭振在2008年湖南省第八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5月湖南省一年一度的机器人竞赛又开赛了,这年度她带领学生参加的是即兴擂台赛,也就是这个项目的比赛场地、规则都是在比赛现场公布,完全考验学生对机器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学生的应变能力。为了让学生发挥出色,王老师每天下午都组织学生来到科技室,每天设计的场地和规则都不一样,让学生们练习组装、编程,直到学生对机器人操作、编程运用自如。在省赛中杨卓奕和杨力健一举夺得了两个一等奖,取得了8月份的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的资格。
为了完成这次比赛,王老师牺牲了整个暑假的休息时间,从7月初开始,她每天上午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来训练机器人的组装、编程,下午又把学生送回家里,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学生的水平明显提高。为了提高机器人的速度,赛前一个星期,王爱群带领学生去邵阳妹妹(因为妹夫是机器人方面的行家)家里研究。这期间,她既当老师,又当妈妈,除了辅导学生机器人的内容,还要管好学生的衣食住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中杨卓奕同学获得了一等奖,杨力健同学获得了一等奖里的铜牌,并获得了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赛事的资格。王爱群的不懈努力,培养了一批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小科技员”,多次受到原县委书记黎仁寅的表扬。眼下,王爱群正在潜心研究开发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