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刘慧琳在带着乡下弟弟、妹妹们练习羽毛球步法。
7月15日,湖南师大刘高翔、唐丽佳等11名大学生结束了桃江县浮邱山乡水口山学校支教活动。10天的支教,他们与60名山里学生结下了深厚友情,离开时,大学生、小学生一个个哭成了泪人。“上课时,他们是老师;下课了,我们就喊哥哥、姐姐。”桃江县浮邱山乡水口山学校学生王咏宇说,家人本来给她报了县城暑假补习班,湖南师大11名大学生到学校开展暑假支教,她便说服父母,参加了这次大学生、小学生的“联谊”。10天时间,60名不同年级的乡下学生,在刘高翔、唐丽佳等11名大学生的辅导下,大家玩得开心、学习得轻松,学到很多知识。
参加这次支教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生活在城市的独生子女,尽管水口山学校条件简陋,但他们与60名乡下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把乡下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来带,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结合自己以前学习经验, 与山里学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地开展文化辅导;课间休息,大家围在一起做游戏、谈天说地。“我上课从没把自己当老师,就像辅导弟弟、妹妹一样,在一起玩的过程中教给他们知识。”来自湖南师大国贸专业大学生陈燕红说,他们在教学上分工明确,支教前,就做了大量的备课。除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一些常规的课程辅导外,还开设了舞蹈、唱歌、日语等一些富于趣味的活动课程,想法设法丰富乡下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他们互留联系方式,并建立了一对一联系手册,方便以后对接辅导。
水口山学校校长符美田说:“大学生来校做暑假支教,丰富了农村学生的暑假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教学形式新颖,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让学生学习更轻松。”他还建议省内的大学可在每年暑假,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到乡村学校支教,丰富农村学校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