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湖区月峰瑶族乡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有一位女教师23年来,任劳任怨,刻苦专研,一心扑在清贫的瑶乡教育事业上,以满腔热情和突出的业绩赢得了领导、群众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她被我区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实验教学教改先进个人”,2002年至2005年连续被月峰乡党委、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被评为“郴州市优秀乡村教师”。从2003年以来,连续10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她就是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女教师——段志珍。
情系师生 魂系教育
“我们当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教人,能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这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希望。”段老师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关心爱护学生当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以前,月峰瑶族乡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乡,有的农民家中有三四个孩子,常常因为经济困难会因此辍学。多年来,段老师把劝学和关心爱护学生当做她的天职。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1990年,刚到月峰乡十寺村小学任教的段老师,扔下一岁多的女儿交给年迈的母亲,全身心地培养十寺村小的孩子们。那时,班上28个学生大的大,小的小,不懂礼貌不会识字,段老师就手把手教他们,一个个单独辅导,甚至为了孩子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一学期后,她所带的三年级在全乡统考中得了第一,此后又是年年第一。
六年级的李章军在她当班主任之前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有一次因偷了别人的东西被发现了,整天没去学校上课,晚上十点也还没回家。段老师得知消息后,二话没说,冒着风雨,拿着手电筒,冲进茫茫夜色中,听得轰隆的洪水声,段老师急得都哭了。最后在学校附近的爱民新村桥底下找到了被洪水吓得大哭的李章军。正在段老师牵着李章军准备离开的时候,一阵洪水袭来,瞬间将她俩冲出了5米多远,一起寻找的人赶紧帮忙将师生俩捞上来。被捞上来时,段老师身上全是刮伤,几处还流血不止。但段老师的双手却仍紧紧抱着惊恐颤栗的李章军,语重心长的说:“李章军,以后一定要听话懂事了”。经过这件事后,调皮的李章军就像突然一夜长大,不再欺负低年级的同学,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还多次受到学校表彰。
敬业乐业 甘于奉献在
90年代,段志珍一家在月峰瑶族乡月峰村算是比较富裕的,丈夫在村电站上报,闲时做点木材生意。由于段老师忙于工作,十多年来,丈夫和孩子很少吃过她做的饭。她辅导学生经常到很晚,可自己孩子却几乎没辅导过;她能说得出班里孩子谁哪些问题不懂,却不知道自己孩子那些知识没掌握;她能说出班上谁家缺啥,有时却连自己家里没米了都不知道。
开始教书那些年,丈夫劝她换个工作,可段老师想来想去,实在舍不得孩子们,毅然又回到学校上课。早些年,月峰老师少,课程安排满满的。最多时,一周有24节课。带四个班的学生,就连女儿快出生的当天,她还坚守在讲台。小孩刚出生五天,她便又重返了校园。对于这些,丈夫、女儿、父母亲起初都无法理解,总埋怨她不顾家。段老师却总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瑶乡的孩子们太需要老师了,并举出研究生到贫困山区支教等一系列实例说服家人。
段老师不但敬业而且乐于钻研,在十寺村小学期间,她探索了复式班教学,她所教的算盘操作熟练程序及语音能力比乡中心学校都高。在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段老师说:“在相等的时间内,复式班学生较单式班学生拨珠速度快,默读速度也快。这是因为复式班能给予学生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比如珠算多练则形成技能,则促进学生手脑协同发展,思维更敏捷,手指则拨珠越快。单式班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就要相应的减少,学生的主体性自然被消弱了,效果因而差一些。”
23年来,段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所带的班级活泼团结,积极向上。在多年的教学中,她始终坚持一丝不苟,把汗水和心血洒在月峰瑶族乡这片沃土上,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观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