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妇联从服务特殊妇女入手,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在心理、认知、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适应等各层面,都是通过“管控、教育、帮扶、感化”等手段,帮助社区女性矫正对象实现再社会化,进一步拓展妇女工作新领域,科学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多措并举,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1、加大宣传,强化责任意识召开会议,传达县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重大意义,什么是社区矫正工作、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让县乡妇干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及其重要性,强化责任意识,并热爱、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造册建档,协调工作一是及时造册建档。对每一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制订矫正安置帮教方案。目前,我县共有安置帮教对象156人,全部落实了帮教措施。二是配合司法所等等相关部门,定期对该对象集中开展梳理行动,摸清底数,并纳入教育管理范围,切实做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共同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3、对口帮扶,促进改造一是及时家访。归正人员回家后,社区帮教工作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二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电视、女性杂志、“12.4”普法宣传日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三是解难济困。通过“双学双比”活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让她们掌握致富本领,进行智力帮扶。通过“三查一治”,免费为她们健康检查。
4、出台政策、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为符合低保及五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办理低保;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达到条件的领取基本养老金;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春蕾助学、帮助申请民政部门给予低保和特困救助照顾等等。
5、开展“知心人”巾帼志愿帮教工作妇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素质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巾帼志愿者队伍,通过基层妇联网络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开展走访谈心工作。推进妇联系统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协助参与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维权心理疏导中心心理咨询巾帼志愿者作用,协助开展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6、传播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知识 以“六五”普法宣传年为契机,利用三八维权周、法制宣传日、反家庭暴力日系列宣传,同步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纠正广大社区群众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的误解和歧视,并通过宣传,号召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当中来,共同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文化环境,使她们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效性。
7、增强家庭归属感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从家庭入手,通过开展“平安家庭”、“幸福家庭”创建评比表彰活动,增强女性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愿意为家庭的和谐献策献力。同时,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将我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安置帮教工作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县妇联利用县直、乡(镇)妇联网络作用,让刑释解教人员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善意和温暖,消除失落感、自卑感和抵触情绪,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遵纪守法,安居乐业。去落实安置帮教的每一项措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真正用心去关怀刑释解教人员,我们一定能把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