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仔和胡艳娇是一对生活中看上去很普通的夫妻,但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雨人生路却堪称典范。简单总结他俩的经历就是这么一句话:以前是湘东灯泡厂的模范工人,为企业奉献了青春韶华,企业改制下岗后,又自主创业,富后扶贫济困,赢得社会的一片赞誉。赵四仔家庭被县政府授予“农业示范大户”、“诚信守法经营户”称号,胡艳娇还当上了县政协委员。
把时间前移到2001年7月,当时年近50岁的赵四仔和胡艳娇夫妇,因企业改制而双双下岗。想找工作,年龄偏大,频频吃闭门羹;想去经商,又没有启动资金,只有望商兴叹。一家四口的生计,还有两个女儿读书的缴用,让这对夫妇很费心思。经过商议,他们认为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业,先解决温饱,再奔小康。
胡艳娇有缝纫刺绣手艺,她由摆摊到租店,缝衣补衣,绣花针织,什么活都接,件件用心做好。由于她手艺好,收费合理,生意源源不断,有时还要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连轴转。赵四仔则起早贪黑,捉鱼卖鱼,还到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做帮厨。夫妻俩辛苦劳作,一家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有一天,一个外地人拿着一条已挂破的高级布料裤子,来到店里修补,胡艳娇精心施展手艺,那人见补得天衣无缝,根本看不出破绽,笑逐颜开,来人高兴,话也多起来,他说他是汝源县林业局的干部,出差到这里的。他还告诉她,他们局急需两万蔸桂花树苗木。也许是出于对胡艳娇的信任,他想委托她来做这笔生意。胡艳娇不想拂了他的一番好意,也有心试一试,于是相互留了手机号码。
回到家里,夫妻合计,犹豫再三,决心难下。那个汝源县人却隔三岔五打来电话催促。胡艳娇于是四处打听,了解到浏阳县一桂花树苗圃的苗好价廉,可是自己无启动资金。有个叫文英的退休老人,闲谈中得知她的难处,便急忙借给她一万元。胡艳娇喜出望外,随后前往浏阳县桂花树苗圃,继而赶往汝源县,沆沆洼洼跑了一天一夜才到。虽然辛苦,但满打满算,一次就赚了两千块钱。从此一家人改做花木经营生意。
经营花木,为他们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但是万事开头难,他们经历过许多曲折。一开始生意冷淡,入不敷出,贩回的花木又因没有暖棚过冬而凋谢。不过,总有好心人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连接把两宗院内的花木装饰业务做成样板,进行推介,让他们渡过难关,重新扬帆起航。
不久,他俩在住房后面的花园坳上,买了两亩山地,还租了20亩荒山,建立花木生产基地;让女婿加盟,扩大门面,正式成立了“攸县湘阳花木有限公司”。一家人向书本求知识,学技术,并从实践中练技能,很快由外行变成了内行,生意越来越红火,花木生产基地生机勃勃。
这是一个辛勤的家庭,也是艰苦创业的典范。赵四仔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自己和家里人能干的活一定自己干,凡是能省的钱一定要省,房子不搞豪华装修,生活粗茶淡饭就行。花木的采购、培植、销售、售后服务,全家人上阵,既分工又合作。一个个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五更起,深夜睡。胡艳娇和女婿外出到浏阳、长沙等地采购花木,都是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既是采购员,又是装卸工,还是驾驶员。回到家里往往是灰头灰脸满身泥。每逢正月头几天,胡艳娇总是让丈夫和儿女出去拜年,自己在家里护花培苗,到了大年初五,一家人就忙活开了。大忙时节和突击性活儿,非请零工不可才请零工。
赵四仔一家守法经营,也是典范。除了头三年享受下岗创业免税待遇外,他们年年都向税务分局如实申报经营情况,分文不差地上交税款。山地租赁费,按照合同如期如数缴纳。赵四仔就是这样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经营。
优质服务,更是有口皆碑。偶有顾客在选花时弄坏了几十元一只的花盆花缽花缸,一笑了之,从不索赔。花木包送货上门,包栽培成活,包传授培管技术。所以,顾客和当地的百姓说:“赵四仔一家发的是勤劳财,干净财,仁义财”。
赵四仔和胡艳娇富裕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感恩。感谢党的好政策,他们念念不忘退休职工文英老妈妈当初给予的帮助,念念不忘在创业逆境时好心人的支持。夫妇灵犀相通,要回报社会。有一次,胡艳娇到县中医院看病,遇到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从交谈中得知,她儿子26岁就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她陪护在这里住院治疗,已欠了一屁股债。胡艳娇当场掏出身上仅剩的300元钱相送。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赵四仔翘起大拇指说:“你做得好,家里给你记上一功。”他们听说坪阳庙乡联和村村民傅兆武,在广州开的士被撞得车毁人伤,已花了20余万元医治还不见好,胡艳娇抽空一连几次前去探望,送去1300元给他做生活费;替他到乡政府反映情况,希望政府能够给他更多的救助;联系知名老板刘运生,给予他更大的捐助。傅兆武在电话里哭着对她说:“俺们虽是素昧平生,你却是比我的亲人还亲啊!”像这样非亲非故、碰见和听说的落难者,赵四仔和胡艳娇给以接济,习己为常。他们也记不清有多少次,送出了多少善款。
早段时间,听说灯泡厂下岗职工袁好平因妻子患尿毒症治病透析,生活治病已经难以为继。赵四仔当即到皇图岭镇上门看望,一次送去两千元,还承诺从四月份起,每月给他家五百元生活费。4月份,当年同在一厂工作的下岗职工张水生,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在省一家医院救治,不到20天就花去了20余万元,债台高筑,张水生的妻子又被开水烫伤双脚,孙女患急性盲肠炎住院。他俩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同情,立即送去1000元。
赵四仔、胡艳娇夫妇,在改制企业下岗后能华丽转身,重新创业,并不断地回报社会,向一个个贫困者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不仅体现了企业改制职工广阔的胸怀,更展示了新时期、新公民的良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