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版主爱如明灯
作者:邢玲      发布时间:2012-07-12 15:19:43

  这画面上其乐融融的三代同堂共贺生日场景,其实是一群义工在为孤寡老人崔政清过97岁生日。(资料图片)

 

今年2月19日下午,益阳市中心城区沃尔玛超市前坪,短短3小时,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80名义工,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募得37981.40元。 

活动缘于红网益阳论坛版主“爱在心中”刘华,在爱心家园益阳站发的《为6岁烧伤女孩募捐公告》——尽管,他们中很多人,连“爱在心中”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信任她,愿意跟她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爱在心中”刘华,这个被爱心家园义工亲切地称为“爱版”的人,已然成为一面鲜艳的爱心旗帜,一呼百应。 

2005年到2012年,由刘华创立的红网益阳爱心家园的义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2000多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才三四岁,有厅处级领导,也有普通的打工仔。 

7年来,他们开展“福利院的孩子,我们一起陪你度过”、爱心柑橘义卖进行时、劳教所爱心帮教、民主垸爱心书屋、安化助学行、“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送冬被等有影响的慈善活动1000多起,服务对象2万余人次,先后赠送慈善物资超过100万元,市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成为他们的“爱心基地”,爱心足迹更是遍及四川、西藏、湖南等多个省市。他们的命运,在爱心家园义工的帮助下,悄然改变 

一个人的爱心或许微不足道,但10个人、100个人、1000个人呢? 

他们的故事,或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熊凯,资阳区长春镇白鹿铺村人,2009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被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家庭经济拮据未能治愈,2011年病情恶化,瘫痪在床。 

刘华核实情况后,在爱心家园发动“救助熊凯”的爱心活动。当年5月,在团市委、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和爱心义工团队的支持下,大家筹措善款9万多元,于6月为熊凯做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今年2月,得知熊凯身体恢复良好,义工们又为他赢得了在沅江太阳鸟公司面试的机会。3月下旬,熊凯面试成功。 

关爱仍在继续:3月27日,刘华和义工网友“月之潮汐”和“老鼠捉黑猫”等驱车送熊凯前往公司报到;3月28日,“老鼠捉黑猫”和几位爱心人士为熊凯购置好几套崭新的衣裤和鞋子;4月1日下午,义工“千年”等驱车将熊凯送到公司上班—— 一个几乎对生活绝望的年轻人,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旅程。 

钟晴,资阳区长春镇和平村人。1月11日上午,6岁的她和同伴在稻田玩耍时,被同伴点燃的稻草引燃了棉裤。因为扑救不及时,钟晴下身严重烧伤,烧坏面积达38%,急需植皮,否则病情将会继续恶化,危及生命。已用光全部积蓄13万元的家人,面对高昂的后续治疗费用,一筹莫展。 

刘华从《益阳日报》上获知这一消息后,以红网益阳论坛版主“爱在心中”身份在论坛发帖,号召大家参加“捐助钟晴献爱心,益阳人人是雷锋”活动,  一群不曾谋面的爱心网友顿时聚集到了一起:桥北商业步行街的门店老板们来了、湖南城市学院学生来了、红网网友们来了……短短2个月,刘华爱心义工团队通过现场募捐、论坛发动、微博联动,联合长沙爱心志愿者,为小钟晴筹集善款19万多元。“他们(指义工)就是钟晴的再生父母,他们就是我身边的雷锋。”参与、见证整个过程的钟晴父亲钟新乐说起这个,满眼泪光。  

“爱一代”“爱二代”,一旦加入,永不退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刘华,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见一次面后,就成为最亲的朋友。他们说,是爱心凝聚了大家,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义工活动,更多的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新面孔。一旦加入进来,没有人退出。”刘华这样解释爱心义工团队的日益壮大。“爱海”是爱心义工团队的一名干将,其真实身份是湖南省资江机器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刘云岩,65岁了。7年前,他跟刘华做过一次慈善后,此后爱心家园组织的每次活动,几乎都有他的身影。2010年上半年,他得知安化县田庄乡一个名叫蒋军强的小孩不幸患有脑瘤,一家五口全靠18岁的姐姐外出打工维持生活。他便和爱心家园的网友你一百、我两百地为孩子筹钱。很快,他筹集了4100多元爱心款,和4名义工驱车100多公里送到安化。 

孙建华是一名“资深”义工,连续10多年,照顾着资阳区新桥河镇水口山村的30多名五保老人。他还出资20余万元,捐助了资阳区100多名寒门学子。一次,他年初承诺救助67名特困学生,可年底时,他的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但他二话没说,硬是到农村信用社贷款5万元兑现了承诺。加入爱心家园义工团队后,“仿佛找到了组织,做每件事都更有力量。” 

还有一位网名叫“笑容像花儿一样”的义工,几年来,刘华每次组织义工活动,无论寒冬酷暑,她都带着全家参加,掏钱出力。谁也没想到,乐观善良的她,竟是一个身患乳腺癌和肺癌的病人。直到有一天,网友们在她家,看到了她因化疗而光着的头。而她家里为了给她治病,连她新婚不久的房子和家具都变卖了! 

更让这些爱心义工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爱二代”加入进来。刘华的儿子徐子墨年纪不大,却已有好几年的“义龄”。资阳区人民路小学学生曾雨翔4岁起就跟着父母做义工,他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还有资阳区妇联主席盛宏平的孩子、刘华同事袁玲的孩子。他们已然成长为“爱二代”中的中坚力量。“孩子们在给予的同时,获得了快乐与成长。”盛宏平的话,道出了这个团队最大的魅力。 

10多支小分队,2000多名志愿者,高擎雷锋大旗 

当刘华的公益事业步入第三个十年,已有2000多人加入,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向她靠拢。一个人的跋涉,成为一群人的爱心之旅—— 

家园中的活跃分子“宁静致远”,是市农业银行财务经理皮丽萍,参与并组织义工活动已是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她还和同事周军、周海乐、成文英一起,组成了农业银行义工小分队。2007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定点帮扶资阳区大码头街道的4户孤寡老人,并经常走访7户相对困难的家庭。从最初“不敢喝老人家里的水”到后来每周给老人洗澡、洗衣服、理发,5年来,从未间断。他们认为,这是人生的一大进步。 

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唐佳琪,从大一开始接触爱心家园义工团队,爱心活动一次不落。在沃尔玛为钟晴募捐时,她一直发着高烧,但直到最后清账时,她实在体力不支,才向“爱版”请假。她每次还发动组织同学一起参加义工活动,4年下来,如同滚雪球,城院爱心小分队已有60多人。“这样的义工小分队,还有10多个。”刘华介绍,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利勘测设计院、“黎明脚步”“大学生村官”“悦然心理”等,都是坚持得很好的。此外,“现在每个区县市也有一支队伍。” 

爱,那纯粹的、无私的爱,不断增加着爱心家园义工团队的能量。 

而道德的感召,更胜于说教。 

在一次为冰灾中的老人缝制过冬棉被的活动中,很多乡下一辈子没拿过针线的中年男子甚至老爷爷,自觉地加入到缝制棉被的活动中来——那是怎样一个温暖人心的场景! 

熊凯动完手术后,还剩下1万元捐款。他找到刘华,要捐出来,“给更需要的人”。后来小钟晴的事发生后,他又找到刘华,“我没有钱可以捐,帮忙组织募捐,出点力也是好的。” 

以刘华为代表的益阳爱心家园义工团队,像爱的使者,高扬雷锋大旗,汇聚爱的能量,让世间处处,洋溢爱的温暖!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