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漳江镇纺城路社区为原国营企业桃纺改制后组建,社区居民大多都是下岗和退休职工,生活十分艰难,因此很多人心里都有怨言。社区党组织2003年成立时,企业破产已经两年,360多名党员两年多不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不参加党的各项活动,党的组织基本瘫痪。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肖湘玲没有犹豫、没有退缩,一个柔弱女子毅然挑起了社区党总支书记这副重担,带领大家一起埋头苦干。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一个破产企业改制的“乱摊子”社区,一跃而成为镇双文明红旗单位,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城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学习型社区”称号,并先后被常德市委和省民政厅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化人居环境,创建文明社区
近几年,肖湘玲结合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提出“党员带头,美化社区”口号,以身作则带领居民清扫门前卫生、清理楼道杂物和卫生死角、取缔菜园和鸡笼等,同时还设立了文明卫生义务监督岗,成立了社区文明督导队,使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丰富群众日常生活,她以社区居委会为主阵地,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培育民间组织,目前纺城健身队、二胡队、婚丧服务队、诗词创作组、乒乓球队、门球队、腰鼓队等群团组织人数达600多人,群众业余文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精彩。
拓宽就业渠道,创建和谐社区
解决就业是纺城社区下岗职工的头等大事,是确保社区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肖湘玲深知社区群众生活的难处,积极为他们进行手工劳动、家庭制作等有偿服务寻找项目,近年来,她会同县妇联、政协、劳动保障局等单位,组织多次手工艺品、制花(袋)、装圆珠笔等项目进家庭活动,帮助困难家庭寻找增收门径;她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仅一年时间就为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培训、推荐了工作;结合社区居民自治功能,按照“自我管理、独立经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模式,组建了以下岗职工为主体的快餐、电器维修、病人护理、灌液化气、家庭卫生清扫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通过送货上门、服务上门,使县城居民享受到消费不出门的社会化服务,也让社区下岗和退休职工有了新的就业平台。
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社区
为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肖湘玲精心谋划,立足党员先进性的发挥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开展了“党员进百家解民难”活动,即组织党员走进社区贫困户、涉稳重点户、两劳返乡户、计育难点户、邪教参与户、涉毒涉赌户,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二是开展了争当“六大员”活动,要求党员在各组、栋担任政策法规“宣传员”、邻里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协管员”、关心下一代“辅导员”、花草树木“养护员”、社区建设“信息员”,以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感召群众,凝聚人心;三是成立成立了以党员为主的文明督导队、社区治安巡逻队、文体活动队等特色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创建平安社区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民生改善,创建幸福社区
肖湘玲以群众需求为己任,想方设法解决居民在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在社区危房改造翻修过程中,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收集的70多个问题进行集体研究,逐一解决,使纺城东区小组131户400多人的危房翻修工作顺利完成;为强化社区医疗健康保障,她安排专人为社区居民办理医疗保险,确保不让一人脱保,共为300多名生活困难居民申请了低保救助,1000多居民办理了医保,同时要求社区卫生室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居民免费体检和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在关怀老同志方面,她认真配合市科协和老干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体检,定期进行回访,组织党员干部与“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给予老人精神慰藉和生活照顾;为帮助困难学生就学,组织了“关心下一代爱心助学”活动,为社区内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募集资金3万余元,资助学生30多人。从2008年来,肖湘玲记载群众反映的问题困难479件,件件有处理,事事有落实,得到了大家的高度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