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呈增长之势亟待重视
作者:澧县中武乡妇联      发布时间:2012-07-02 14:39:2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本县市区辖区内农村户籍人口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者经商6个月以上,本人留在原居住地生活的0-18岁的孩子们。全国妇联2007年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而据我乡妇联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5月30日,我乡共有留守儿童961人,其中双亲共同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总数的88%。

中武乡留守儿童数据统计表:
  指标名称   合计(人)   其中(单位:人)
0-3 4-6 7-10 11-14 15-18
留守儿童总数 961 141 222 238 207 153
其中:留守女童 451 67 109 108 105 62
其中:双亲外出 848 128 215 201 180 124
      单亲外出 113 13 7 37 27 29
       其中:母亲外出 23 2 1 5 10 5
父亲外出 90 11 6 32 17 24

 

表中数据显示,4-14岁的留守儿童占大部分,而在此段年龄的儿童恰恰是成年前最重要的时期。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日趋严峻。

一是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许多双亲都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儿童通常都是由留守的老人抚养。老人和儿童同为处于极端弱势的群体,生活能力有限,而外出打工的父母通常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工种,干的都是苦活、累活,工作辛苦,工资却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条件欠佳,父母又长期在外,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问题没有得到重视,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经过下乡走访,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通常都要瘦弱许多。

二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也有受老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里老化等问题,许多留守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由于多数留守儿童都由留守老人抚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重养轻教,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且在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父母在外打工也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留守时期正是孩子道德、思想、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此年龄段的孩子也是自律能力最缺失的时期。部分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对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而采取物质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而大部分监护人对儿童的监管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尤其是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孩子脱离学校的管理回到家中,监护人又由于日常农活无法监管到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主要有三大隐患,一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部分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二是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还有就是目前尤为严重的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护而遭受各种人身侵害,尤其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强奸、诱骗的现象尤为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和城市也日趋一体化,尤其是当前科技信息的广泛传播,让农村的老百姓也不断跟随繁华城市的步伐,但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儿童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提倡首先要提高人口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提高人口素质就要从娃娃抓起,要关注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农村儿童,只有从各方面培养好他们的素养,才能真正的走出农村,发展农村。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