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大忙人。结婚的人要找她,离婚的人也要找她。在她从事这项工作的12个年头里,一共有近7万对男女找过她。过去,当她还是一名普通办事员的时候,事情还能几个人分担,自从当上“领导”之后,她就更忙得像陀螺了——因为她不仅要对成堆的汇总材料审核把关,还要在成千上万个 “红本本”上加盖印章。她就是李水凤,桂阳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兼登记员。十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见证着人们在婚姻大门口的分分合合。
她为有情人开启了幸福的婚姻大门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美好的爱情都能走到最后。婚姻登记正是给美好的爱情系上保险带,给众多家庭带去和谐的一份工作。从2000年元月李水凤进入婚姻登记中心工作到现在,12年过去了,经由她手办理的结婚登记足有三四万对,她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对新人的笑脸,但每一对从她手里接过结婚证的夫妇都不会忘记,就是这个精干而热忱的女子为他们打开了婚姻殿堂的大门。
“身份证、户口簿、两寸合影三张。”尽管婚登中心的墙上张贴着这些内容,但李水凤每天还是要对前来办结婚证的人重复几遍,不厌其烦、婆婆妈妈对她而言不再是多余的啰嗦,而是一项“工作”。接下来她要做的事也就是按部就班,经年累月了。
每办理一次结婚登记,她首先要逐一核对户口本、身份证等信息,然后点击婚姻登记系统查验身份证,输入结婚证编号,打印存档表格让当事人确认签字,最后打印男、女双方结婚证,加盖钢印。办结一起一般要十来分钟,虽然用时不长,但是责任很大。可以说她是每对新人跨入婚姻殿堂大门的最后一道关卡。哪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当事人一生,给对方带来诸多烦恼与不便,也注定她的工作繁琐而须承担风险。
结婚对每一对新人来说都是一生的大事,自然会苛求完美。李水凤理解他们的心情,在办理结婚证的过程中她总是处处替对方着想,笑脸相迎,耐心解释,让他们喜滋滋而来,美滋滋而去。
同时,婚姻登记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办理,马虎不得,通融不得。有一次,李水凤的亲属找她帮忙,为一位年龄仅差几天的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被她当场予以回绝。还有一次,一个当事人因户口上名字和身份证的名字不相符,婚姻登记处不予登记,该人找来有关领导帮忙讲情,工作人员细心进行解释后,同样予以回绝。这样的例子,在婚姻登记中心经常发生,不胜枚举。
婚登中心有时也会遇到黄昏恋的老人前来领证的,那就需要特别的关爱。记得2010年6月的一天,一对年逾七旬的再婚老人前来登记,他们的脸上写着羞涩,可以看出心底里还有些许忐忑与不安。李水凤热情接待了他们,沏了热茶,并用赞许的语言、真诚的祝福、热情的微笑打消了老人的顾虑,使这两位老人如愿以偿的办理了结婚登记。
新人一般都喜欢选择在每年情人节、七夕节、10月10等民间约定俗成的好日子登记结婚,现在又流行起诸如“2008年8月8日、2011年11月11日”等特殊日期的“好日子”来,没想到这些“好日子”却会给李水凤和姐妹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婚登中心只有四名工作人员,全部是女性。扎堆办证会增加她们的工作量,“好日子”遇上周末,还得休息日加班。如果某天有超过300百对新人前来登记,婚登中心就会“爆棚”了,不仅工作人员的口水会讲干,而且李水凤盖章的手都会感到酸痛。但是,她和姐妹们非常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不恼不怒,笑脸相迎,确保来办业务的人当天都能如愿领到“红本本”,顺顺当当地走向婚姻的红地毯。
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房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单身证明、补办结婚证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无疑又加重了婚登中心员工的工作强度。“什么事都得有人去做,我和姐妹们都习惯了。”轻松的一句话,道出了李水凤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
她为缘尽者解除了痛苦的婚姻枷锁
一个章按下去,就意味着一个家庭诞生了,又一个章按下去,意味着一段婚姻结束了。随着现代婚恋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已婚男女因感情破裂而选择离婚,作为婚登中心的工作人员,此时,李水凤不得不扮演着拆散婚姻的角色。
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然而分分合合本是人生常态,婚姻登记机关的职责是成人之美,重在登记。 “无论结婚还是离婚,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幸福的。两个人感情破裂纷争不断,离婚就是一种解脱,放手给对方自由也是一种美德。”出于职业的要求,李水凤常常在给自己“灌输”新思想,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与法院的调解离婚和判决离婚不同,婚姻登记处办理的是协议离婚,婚姻登记员们只要照章办事就行,鲜有出面调解、扭转夫妻离婚心意的行动。但在登记过程中,当事人有时也会发生一些意外,出现一些波折,面对这种情况,李水凤总能够冷静而智慧地面对,妥善地解决。
去年,一对年轻人到婚登中心办理离婚,他们上个月才办了隆重热烈的婚礼,没想到仅过了一个月就要分道扬镳。原来,这一对80后夫妻从表面看似金童玉女,其实性格上是水火不容的两路人。他们一路争吵到婚登中心,就在即将办妥离婚证的一刹那,男方突然对女方拳脚相加。李水凤赶紧前去制止,结果被小伙子误打一通。挨了打的她不依不饶,一直站在两个人中间做“挡箭牌”,直至双方冷静下来。末了,她将小伙子带到冷静室,给他讲了一番好合好散的道理,“你们毕竟夫妻一场,做不成夫妻难道就做不成朋友吗?这样打打闹闹还有什么意思呢?”一席话说得小伙子惭愧不已,十几分钟后他主动跟女方道了歉。看着两人拿着离婚证形同陌路人一样的离开,李水凤心中祝愿他们能各自早日找到真爱的另一半。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婚登中心更是一个社会万花筒,时常发生一些奇特之事。某年10月,一对夫妻来办离婚,女的憔悴不堪,男的也铁青着脸。他们已经是“三进宫”了,前两次都是因为男方临时反悔没办妥。原来男方是一个瘾君子,家里早就家徒四壁了,每次来女方都绝望地捂着脸,泣不成声,这次女方更是将头往墙上撞,表示这次婚离不成,就不活着离开婚登中心。李水凤知道女方离婚的态度十分坚决,于是将男方拉到一旁,跟他讲道理,女方是生不如死啊,你自己也不好过,与其两个人都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放她自由。这一次,终于有了效果,离婚证终于办妥了。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女方竟跪谢在她的面前泪流满面。
2010年12月,一对走到了婚姻尽头的夫妻前来办理离婚。男的因为喝了酒,情绪很不稳定,嘴里直嚷嚷“谁怕谁呀,离就离!办!快点给老子办!”当时,李水凤正在给一对新人办结婚手续,突然杀出来这么一个程咬金,大家都吓坏了,但她却很冷静,一面向办结婚证的新人表示歉意,一面安抚醉酒男人:“好,好,马上给你办,马上给你办。”说话间已将新人的大事办好,马上接待要离婚的这一对。看似不好收场的风波被她化解于无形之中,李水凤真不简单呀!
她为迷惘者拨开了恼人的婚姻迷雾
对于法律,很多中国人是漠然的,然而到了关键时刻又不得不借助于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婚姻也不例外。经过多年职业生涯的磨砺,李水凤把自己打造成婚姻问题专家了,很多被婚姻问题所困扰而难以自拔的人一经她的点拨,就能拨云见日,解决一些法律困惑。
2009年11月,登记大厅来了一对特殊的客人,一位未婚青年与一位带着孩子的离异女子前来登记。由于男方家庭的阻力,他们已过了六年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如今终于冲破了阻力,并决定次日举行婚礼。由于昨晚才获得家人的“准婚令”,于是今早就迫不及待地赶到登记大厅,想在结婚前亲手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结婚证。然而,麻烦出现了:女方的户口本不符合要求无法办理!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结婚“指标”眼看又要泡汤,年轻女子当场急得哭了起来。看到这对有情人真心相爱的情景,李水凤很感动,她决定帮帮他们。她马上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他们到公安局更正了户口本错误信息,使有情人完成了心愿。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男女双方因为一点小事就到我们这里闹离婚,但双方倾诉完之后发现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李水凤说,看着准备离婚的夫妇高高兴兴又和好了,这是她工作最开心的时候。所以,她在工作之中还要经常做一些“份外”之事。遇到前来咨询离婚的夫妻,李水凤一般还是会先和他们聊聊,了解是不是真正的感情破裂,帮助当事人识别婚姻的“庐山真面目”。2009年9月之后,她利用婚姻冷静室,让当事人的情感得到宣泄,然后帮助他们寻找婚姻关系不和谐的根源,最后从家庭伦理方面进行疏导和调解。经过两年的尝试,李水凤和她的同事们通过这一平台,已接待了1600多对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妇,成功劝和900多对,劝和率达到57%,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李水凤深刻体会到婚姻登记政策的重要,这些年来,她逐字逐条研读和领会《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并准确的把握和运用。遇到了特殊案例,能最快给出圆满的解决方案,即使遇到法律知识水平较高的当事人来咨询,也能对答如流,给出让其满意的答复。
一次,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当事人委托父亲带着他的身份证、户口薄来替他办理无婚姻状况证明。李水凤告知当事人父亲,出具无婚姻状况证明必须当事人亲自到场来办理,老人听后,立即求情,在求情未果的情况下,又偷偷塞给她一个红包。李水凤立即把红包退还给当事人父亲,并进行耐心劝导,做出解释,还亲自打电话给当事人说明情况,叫他本人回来亲自办理。当事人父亲看到工作人员这么热心处理事情,说你真是铁面无私,令他心服口服。
婚姻登记工作,既是服务也是执法。按法规和制度办事,不办人情证、金钱证、关系证,是李水凤坚守的道德底线。李水凤担任婚姻登记中心主任以来,桂阳县婚姻登记工作合格率达100%,年年被政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她个人也多次荣获省民政厅“全省优秀婚姻登记员”称号。2011年在县纪委组织的全县民主评议基层单位活动中,婚姻登记管理中心被评为群众最满意单位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