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现年46岁,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管理处女工委员、财务部主任;丈夫曲杰,现年49岁,澧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女儿曲雨晴,现年20岁,中国音乐学院大二学生。这是一个很温馨的家庭,夫妻相濡以沫、比翼双飞、爱岗敬业、敬老爱幼、乐于助人,孩子积极向上、颇有造诣。他们一家对幸福生活的诠释,是众多家庭的一个缩影,处处谱写着琴瑟和鸣的新曲。
一、相濡以沫显真情
李斌和曲杰于1991年5月结婚,当时曲杰在西洞庭农场一家不太景气的企业里工作,而李斌则在总场一家效益较好的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经济收入比丈夫要高出很多,但她始终对丈夫毫不嫌弃。1992年2月,女儿呱呱落地,他俩给孩子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雨晴,寓意像雨过天晴一样,会带来好运,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现实远比愿望要残酷,没过多久,曲杰供职的企业宣告破产,他很快陷入了失业的窘境,也因此暂时断绝了经济来源。身为丈夫和孩子的父亲,一时无力承担家庭的责任,他深感内疚与自责,妻子李斌很快看出了丈夫的心事,语气坚定地说:“你虽然下岗了,但我们还有一个温暖的家,更何况我还有工作,只要我有饭吃,就绝不让你和女儿挨半点饿!”就是这样实在的话,坚定了丈夫与之携手的信念,20多年来一直感动和温暖着丈夫,让他难以忘怀,并激励着他不断奋进。平时,他们俩互相尊重,在家中很讲民主,什么事都互相商量;凡事多换位思考,多理解,多包容;只要有空,就在一起做家务、一起唱歌、一起打乒乓球、一起看书学习、一起看电视、一起讨论互相感兴趣的话题,久而久之,渐成习惯,结婚多年,他们还依然保持着热恋时的那种甜蜜,让同事、朋友和邻里羡慕不已。
二、爱岗敬业比翼飞
1992年10月,经过努力争取,曲杰从西洞庭农场调回老家澧县从事乡镇行政工作,工作地点多为距离县城较远的偏远乡镇,但他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很快被组织部门提拔到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武装部长、副乡长、乡人大主席等职务,2009年任澧阳镇城北办事处主任,后办事处撤消,服从组织安排,任县安监局副局长。不管在任何位置上,他都能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办事,所分管的工作均居全县先进行列,多次受到县政府嘉奖,是两届县党代表和一届县人大代表,特别是在2008年全县转变干部作风大会上,他是受县委书记公开表扬的两名乡镇干部之一。丈夫工作出色,妻子李斌也不甘落后。1993年,李斌在曲杰调回澧县后由于一时不好调动,两人只得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当时女儿还不到1岁,李斌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但她凭借自己的勤劳把家经营得和和美美,在此期间,她还努力学习,取得了助理会计师职称。4年后,为照顾好家庭,李斌毅然放弃自己心爱的工作,调往澧县宜万乡水电站担任出纳。初来乍到,当她得知单位没有食堂,职工吃饭很不方便时,就主动提出在单位办一个食堂,自己兼任炊事员。新办食堂后,她开荒种菜,食堂吃的蔬菜,全是由她种的,不仅改变了职工吃饭无定所的局面,也大大改善了职工的生活。单位有一片5亩地桔园,由于无人管理,基本荒芜,李斌觉得很可惜,便主动提出承包桔园,桔园的除草、整枝、追肥、抗旱、采果、销售,都是她一个人做的。有一位农民感慨地说:“就是我们农村的姑娘都没有你这样吃得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辛勤打理,桔子长势很好,亩产达到了6000多斤。2001年时逢乡水电站改革,压减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当时站里有20多个职工,只有6个岗位,但她最终以优异的笔试成绩和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竞争上岗的机会。2002年12月,她服从组织部门的安排调到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管理处工作,这是一个当年7月份才批准成立的新单位,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人手奇缺,是她独自一人为单位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机构代码证、银行账户;又跑编委、人事部门办理新进干部、职工调动手续。在单位,她主管财务工作,处处为单位着想,认真管好每一笔资金,勤俭节约,廉洁奉公。随着国家投入加大,单位的业务量越来越大,需要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但她总是默默无闻,经常加班加点努力工作。10年来,她的业务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三、因材施教见成效
为了干好本职工作,李斌和曲杰夫妻俩平时就很注重学习,同时对孩子的教育一点也不放松。他们发现女儿曲雨晴从小就非常热爱文艺,在她上小学三年级时,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他们都把仅有的一点积蓄全部用来购置了一台钢琴,还专门聘请老师指导,进一步培养她的兴趣。为了让孩子练琴不影响邻居休息,他们主动把闹市区的集资房卖掉,搬到了环境比较安静的澧阳镇澹阳社区居住。孩子拜师学艺,学费比较昂贵,虽然夫妻俩工资收入不高,但还是节衣缩食,保障了孩子不菲的专业学习费用。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 2007年,曲雨晴随澧县一中艺术团参加全国少儿春晚集体舞蹈节目《团圆古舞》获得金奖,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期间,曲雨晴多次参加大型演出,受到好评,现正在积极为考研做准备。
四、尊老爱幼作表率
由于曲杰的父母年事已高,为了更好地孝敬父母,李斌和曲杰早在2004年就花5万元买了一套二手房,把二老从西洞庭农场接到澧县澧阳镇来居住。2011年,李斌的公公婆婆同时出车祸,在澧县人民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夫妻俩不仅贴补了2万元的费用,并且每晚都是夫妻俩共同护理。婆婆因伤行动不便,李斌每天除了为她做饭、送饭,还悉心替她洗擦、端屎、端尿。不仅如此,李斌还学会了针炙、按摩、艾薰等方法帮助婆婆做康复治疗,她婆婆逢人就说找了个比女儿还亲的好媳妇。两位老人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夫妻俩便主动与另外的三位子女商量,决定每家每年拿5000元请专人照料两位老人。在为老人敬孝心、守孝道的同时,他们夫妻俩还非常注重对侄女和外甥女的教育,为给侄女和外甥女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李斌和曲杰还主动把这些晚辈转学到澧县一中来读书,初、高中学习阶段,吃住全在他们家里。侄女大学毕业后,李斌、曲杰主动托人帮助她在广州一家银行找到了工作,月工资5000多元。有一位外甥初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不太理想,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并支持他读北大青鸟的职业专修课程,帮助他顺利的找到了工作,现在月薪上万元。
五、乐善好施暖人心
李斌和曲杰夫妻俩对人非常热心,单位每次号召捐赠衣服,李斌上交的数目都是最多的;2007年,夫妻俩帮助邻居寻找政策依据,解决了邻居的养老保险问题;他们家所住的居民区多是自建房,2008年,有邻居反映,在用电高峰期,周围有不少家庭的电器经常不能正常启动,曲杰便主动向县电力局打报告,重新组线,很快解决了线路老化、负荷不足的问题;他们所在的居民区各家门前全是土路,由于没有人牵头组织,人心不齐,一直没有硬化,2010年,是他们夫妻俩牵头组织住地居民集资10万元硬化了道路、建了下水道,使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们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