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8名寒门学子得到天津白方礼们的爱心资助。4个月时间,35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华微博开辟“圆梦大山”专题网页,吸引湖南电视台记者关注,至今已有64名山区贫困学子得到资助——
近日,安化县田庄乡茶加小学五年级学生倩倩(化名)等8名贫困学生的助学账户上,收到了来自长沙一位赵姓爱心人士的资助金。这位爱心人士通过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获知“圆梦大山”的助学活动,选定倩倩等8名贫困学生作为长期帮扶对象,承诺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目前,该县64名贫困学生通过“圆梦大山”爱心助学活动获得资助。
借力微博 “圆梦大山”火热升温
在“圆梦大山”之前,周波等益阳大学生村官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公益活动,如“暖冬E行” “蓝精灵之约”等,新华网新华微博对这一团队有所关注。在“圆梦大山”活动启动之初,他们便与新华网取得联系,希望给予支持。
2月16日,新华网新华微博为“圆梦大山”开辟的专题网页,同时开辟了微话题,这一活动得到了各地爱心人士的关注。3月3日,周波在安化百姓论坛开辟“圆梦大山”专栏,及时更新贫困孩子的信息和被资助情况。3月9日,“圆梦大山”第二期启动,待资助的贫困学生资料在专题网页上公示。20多名寒门学子相继得到资助。
六年级的小艳芳(化名)母亲失踪、爷爷奶奶过世。在外打工的父亲将她寄养在邻居家。在“圆梦大山”中,她得到了天津一位爱心人士的资助。她在感谢信中说:“我成绩很好,喜欢读书。有了您这样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好好学习。”
工作之余,参与“圆梦大山”活动的大学生村官,总会不断地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圆梦大山”的相关情况,希望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关注。这种有心之举收获颇丰,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副总监佘树忠通过新浪微博,了解到了“圆梦大山”助学活动,3月4日,到安化实地考察,之后便在他的微博上加以宣传。在他的带动下,一赵姓的爱心人士一次资助了8名贫困学生,该频道公益节目《心得乐超市》做了一期安化贫困学子专题。
4月12日至15日,《心得乐超市》栏目组来到安化县梅城镇、乐安镇、清塘铺镇等六所学校,搜集了近60名位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及其心愿。5月7日至8日,栏目组将筹集到的两大车爱心物资送到安化,48位特困学生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得乐超市》安化专题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圆梦大山”活动也随之走入了广大“非微博”人群,26名贫困学生通过电视剧频道,得到了爱心人士的长期资助。
“圆梦大山” 期待更多人来接力
“圆梦大山”源于一次偶然。安化县长塘镇共和村大学生村官周波通过微博,与天津一批留名“白方礼”的爱心人士联系,成功为当地8名贫困学生争取到每年600元的助学金,直至大学毕业。受此启发,公益微博助力爱心助学的思路逐渐在周波脑海里清晰起来,这个取名“圆梦大山”的爱心助学活动,引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投身其中。“圆梦大山”影响逐渐扩大,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教师、学生、军人、安化籍奥运冠军、商人、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但贫困家庭比比皆是,越是深入调查走访,现实就越是让大学生村官感到力不从心。
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调查走访贫困学生,村官并不言辛苦,让他们无奈的,是贫困学生之多与自身力量之小的强烈反差。在调查走访贫困学生中,一个叫州州(化名)的小朋友让梅城镇三里村村官吴昊感触颇深。州州的父亲因心脏手术引起腹腔积水,双腿溃烂,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为此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双双过世,年仅10岁的州州上完学回家,还得照顾父亲,就连平时吃的菜,都是他拿着小锄头一点一点地种出来的。吴昊说,即便是生在农村,10岁就要种菜做饭、担起整个家庭重担的,又有几个?这样的人群,不是一点点资助能够解决问题的。
安化县城南区林家村村官刘亮的心里,“圆梦”有三层含义:圆贫困孩子上学的梦;为爱心人士实现社会价值提供平台;实现了大学生村官在大山深处的使命。他说:“不怕活动被别人模仿甚至超过,希望‘圆梦大山’能走出安化,在更多能实现的地方推广、复制,将更多的爱心带到‘路之不所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