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边界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礼让邻里、教子有方,成为一代银婚的楷模!
伍良军,澧县盐井镇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县人大代表。谈起他,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不仅是因为他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更主要的是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艾正香,澧县英才幼儿园工会主席;儿子伍平平,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于中国银联总部。夫妻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儿子热情礼貌,工作顺心。结婚二十多年来,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家庭、工作、事业、扶老携幼等之间的关系,谱写了自己人生生活的新篇章,赢得了亲朋戚友及同事们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成就了家庭的和睦。
“有国才有家,家兴国才旺”,这是常常挂在伍良军夫妻俩口头上的话。家,成了他们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的基础。
二十多年来,夫妻俩在辛勤工作之余,共同撑起着这片家的蓝天。丈夫在外,工作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学校成了他的第二营盘。办公室、卧室、食堂三点成一线,师生的喜怒哀乐、学校的发展就是他的全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十多年的呕心沥血,造就了无数的栋梁之材。清华学子雷志军,在“中关村”挑战着国家的尖端科学;伍海军喜摘全国化学桂冠;彭金唯也将国家物理竞赛二等奖收入囊中;还有彭笛、伍迎香、李伶俐等也纷纷走上了领奖台,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流淌着他的心血与汗水。作为一名校长,学校的发展也是他神圣的使命。在盐井任职近五年来,争取上级资金近800万元,自筹100多万元,彻底改变了中学的面貌,使其焕然一新,在迎接省级合格学校验收中,达到了高标准合格;在教育教学上,能率先垂范,带头发表国家、省、县级论文达十多篇,全乡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首肯。正因为他全力以赴,全校教师的全力拼杀,2008、2009、2010年该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工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县关心下一代协会评为先进单位和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还被常德市授予“德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同时还相继获得了全面工作先进单位、教研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在教育局组织的目标考核中,该校也多次获奖。
他,还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县人大代表,重视民生,关心民意,走乡串户,悉心调研,撰写了近万字的调研报告,受到各级人大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的成功,当然也少不了一位伟大女性的支持,妻子艾正香,默默无闻,家庭的一切成了她肩上的全部。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基本上包揽了家中所有的事务: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协调邻里等,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在单位,她是一位好教师,在家里,是一个好妻子。幸福的婚姻与家庭,激发了一家三口积极向上的热情,当前,他们成为了同龄人中幸福的标杆。
二、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秉承了中华之美德。
“百事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走向了成功,迈向了辉煌。
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一家三口已经达成了一个不用言语来表达的共识:老人就是自己心中的太阳。早请示、晚问安,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夫妻俩的父亲都因病过早去世,两位母亲就成了他们献孝心、尽孝道的对象。生日了,带上一盒蛋糕,携着三颗为人子之心,来到老人身旁,哽咽一曲生日快乐,传递着一家别人难以享受的幸福;过节了,租上一辆面的,把老人接到身旁,共享天伦。虽然物质不算富有,但精神却显得十分的充实,人们钦佩的眼光,成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三、重视教育,悉心培养,成全了子女的辉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重视家庭教育,悉心培养后代,也就成了他们夫妻生活中的主体。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定着基础。因此,我们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为此,他们从来不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庭、带给孩子,不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孩子的学习,夫妻俩更是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小孩读初三到高三期间,每天晚上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坚持天天轮流陪读到深夜,家里有电视、电脑等,但从来没有在孩子学习时间使用。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戏,不与人侃天,不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协助孩子学习、帮助检查作业,成了打发深夜时间的主要任务。2、习惯养成定为培养孩子的中心。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为此,他们把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其一,孩子能做的事,家长坚决不动手。如叠被子,打水洗漱,自行上学等等,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二,绝不吝惜表扬和称赞的话语。每当孩子办好了一件事,或是学习上有了进步,或是评上了学习标兵什么的,夫妻俩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励他的内在潜能。3、与师沟通成了培养孩子的手段。“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老师的伟大之处,在孩子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夫妻俩做到了与老师一周一接触,一月一反馈,一期一总结。经常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同时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现也诉之于老师,和老师探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最佳方法,使其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当然,与孩子之间的相互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平等是他们家庭处事的原则,从小学三年级起,他们就严于律己,从不伸手打骂孩子,宽以待人、自省反思成了家庭成员的必修之课。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是由于伍良军夫妻把握住了教育子女的良好契机,使孩子得以茁壮成长。“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省市三好学生”等光环不时落到了伍平平的头上,但他不骄不躁,发奋图强,终于于2004年考取了清华和北大,但都因为专业问题而自主选择了复旦大学,四年后,又被保送为硕士研究生,学业完成后,现受聘于中国银联总部。
回望这一切,他们一家在众多家庭中,被羡慕、被尊重和传颂。他们是平凡的一家子,但有着不平凡的生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成就着他们的人生旅途,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有人说“相爱总是简单,但相处太难。”他们说:“二十五年太短,相爱的人,相处其实很简单,我们一定会牵手到永远,让爱延续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