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快到了,3名留守儿童用书画作品表达对父母的依恋之情。
5月27日下午2时,在位于益阳城区桥北步行街的一家书画社里,30多名小朋友坐在画桌旁,静静地画着“六一”节要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但有三个孩子却迟疑了很久才下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留守儿童。“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走近这三名留守儿童,看到了他们纯真笑容背后隐藏着的淡淡忧愁。
王琪芸:爸爸妈妈放心吧,我很听话,很乖!
靠窗坐着的王琪芸拿着毛笔在格子本上写下了几个隽秀的大字,“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这个9岁的小女孩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神情透显着几分和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她的父母在深圳打工,将她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看。一年到头,她只在春节期间才有短短的几天能与父母团聚。今年春节期间,爸爸妈妈回家探亲时,带回来一台二手电脑,小琪芸别提多高兴了。从那以后,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和爸爸妈妈在QQ上聊天,除了告诉自己每天在校的学习情况,也说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邻居家的宠物狗下了一窝小狗崽,同桌借了她的零花钱却还了一盒铅笔。她在这边“聊”得起劲,爸爸妈妈在那边“听”得有味,偶尔还为她纠正几个错别字。
琪芸很懂事,她说,爸爸妈妈在外辛苦打工赚钱,她想快快长大,自力更生,减轻父母的负担。“爸爸妈妈放心吧,我很听老师和爷爷奶奶的话,很乖!”当琪芸对着记者的镜头轻声说出这句话时,她的眼眶突然间变红了。
罗一钦:妈妈,要保重身体, 我等你回家!
别看罗一钦才满10岁,学书画却已经整整5年了,作品多次在市里获奖,同学们都管他叫“小画家”。去年,一钦家里遭遇了重大变故,爸爸病逝,妈妈远赴他乡打工,小小年纪的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每逢节假日是一钦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总要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和他。
平日放学回家后,一钦总是抓紧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练练书画。晚饭后,他哪儿也不去,静静守在电话机前。妈妈和他有约定,每天晚上7点会打电话来。有一次,妈妈加班,晚了一个小时才打来电话,一钦急得不行,坐在客厅里看一会儿电视,又跑到房间里听电话座机响了没有,来回跑了好几趟。“妈妈身体不太好,我很怕她生病!”一钦大人一般地叹了口气,他说,妈妈告诉他,赚足他上大学的费用后,就不外出打工了。
伍振宇:我没有哭, 爸爸妈妈快点回来吧!
6岁的伍振宇长得白白净净,很讨人喜爱。他用手指着自己画的一幅水彩画,奶声奶气地念叨着:“这是绿草坪,这座白色的房子就是我的家,旁边戴眼镜的高个子是爸爸,穿连衣裙的是妈妈!”身旁的几个小同学凑过来看,哄笑道:“吹牛,你家有这么漂亮的房子吗?”小宇听了很不服气:“以后会有的,爸爸妈妈说打工挣了钱就买漂亮房子!”
在5岁以前,小宇都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他很黏妈妈,平时到哪里都跟着妈妈跑,尤其是到晚上,他非得搂着妈妈的脖子才能入睡。去年,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打工,将他送到爷爷奶奶家里。起初,小宇很不习惯,总是无端哭闹,吵着要见爸爸妈妈。后来,妈妈在电话里训斥他:“如果再哭闹,爸爸妈妈过年也不回家!”小宇最怕妈妈这样说,后来每次爷爷奶奶打长途电话,他都会蹦过去大喊:“爸爸妈妈,我今天没有哭,很听话,你们快点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