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农村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留守儿童是其中的重要群体。特别是在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的社会背景下,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民族兴旺,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1985年出生在龙山县民安街道的女孩彭丹,大学毕业后在外闯了四年,怀着一颗爱心回家创办了一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春晖留守儿童托管之家,还没有自己小孩的她全身心地做了30名留守儿童的“妈妈”,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新路子。
“冰冰再吃一口饭,就赶上哥哥和姐姐们了,你就是大拇指了哦!”“冰冰,我最喜欢你了,再吃一个‘精嘎嘎’(指瘦肉)!”“冰冰,乖,来吃个苹果。晚饭后吃个苹果,我们就可以给在广州打工的爸妈打电话了哦!”5月3日,在龙山县春晖留守儿童托管之家,笔者看见彭丹正耐心而娴熟的哄留守儿童当中最小的田冰冰吃晚饭。
1985年5月出生在龙山县城教师之家的彭丹,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从小就在心灵里埋下了善良的种子。“彭丹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经常与她妈和我一起到学生家里去走访学生,最喜欢和那些父母亲不在身边的小孩一起做作业。”彭丹的父亲彭老师,谈起彭丹小时候总是笑容可掬。他说,彭丹小时候不仅爱和他去走访学生,爱和贫困生和父母亲不在身边的同龄儿童做伙伴和共同学习外,彭丹还常常把零花钱节省下来,购买小本子和钻笔刀等学习用品,悄悄的送给贫困同学。
2008年6月,彭丹大学毕业后,在外当了近四年的老师。也正是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她目睹了部分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陪在孩子身边的祖父母对孙子的溺爱,以及学习辅导没有及时跟上等原因,原来学习成绩顶尖的留守儿童也开始厌恶学习,迷恋网吧,经常逃课,甚至打架斗殴,最终走上辍学的道路。“那些留守儿童,其实有的很聪明,如果有人多愿意关爱他们一点,多关心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或许他们就会有很好的未来。”彭丹开始慢慢关注起“留守儿童”,并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不变质”的问题。也就在这时,在长沙初婚的彭丹观看了黄宏的电影《25个孩子一个爹》和2012年湖南卫视“关注湘西留守儿童”跨年晚会。特别是在看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时,她看着电视上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孔,期盼父母关爱、社会关心的眼神,作为土生土长的湘西人,彭丹通宵无眠,泪水打湿了枕巾,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回家,把自己的爱分享给有需要的孩子们!” “这么多孩子,怎么管?”,“出了事故,谁负责,你担待得起吗?”,“你在外边做的那么顺利,不是没事找事做吗?”“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自已都还没有小孩能带好别人的小孩吗?”
2012年2月,彭丹回到龙山,信心满满的接手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准备把所有的爱心付与行动时,却遭遇到父母和社会的一片质疑声,说实话,彭丹心里也有些忐忑。 “感动的时候,人往往有很多的念头,每个人都有和你同样的念头,不付诸行动,那永远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你一直不是想做这样的事情吗?抓住机会,别让自己后悔,相信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无论你做什么,永远第一个支持你!”关键时刻,善解人意的新婚丈夫从长沙打来电话给了她足够的勇气。 “就是担心你从小在城市里长大,没吃过这种苦,加上刚结婚爱人又到长沙,自已又还没有小孩,做不好,怕误人误已。既然执意要做,就要负责,就要坚持!”彭丹与父母亲促膝交谈了三天两夜后,心底善良父母亲终于说了叮嘱的话。父母并答应彭丹把30个学生安排自已的三层楼的家里,一楼做复习功课的教室;二楼和三楼做宿舍,老俩口搬到了偏房的小房间里。
做留守儿童的事,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开学第一周,很多问题遇上了,30个孩子就读于5所不同的小学,早上送孩子,放学接孩子,成了个“老大难”,因为只有一台车子接送,一次坐不下那么多的学生。为了儿童的安全,她花了结婚时爱人给她的礼金,专门顾请了几个阿姨负责按时接送学生。真的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当把小孩上学和放学的事办妥后,彭丹最怕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彭丹把所有的小孩都送进各自所读学校的教室后,路过一网吧门口时,既然看到刚刚被送进教室的6年级学生彭洋,坐在那里上网。“他既然比我还出来得快些,当时我那个气啊,就想冲上抽他两耳光。但是我没有打他,而是心平气和的送他再到教室。”因为彭丹心里清楚,针对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的家长都不在身边,常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如果只是打和骂式的管教,肯定只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必须有针对性的实施谈心教育和把学习成绩辅导上去,这样才能帮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为了全身心的照顾好孩子,彭丹每天除了给他们补习功课,白天给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半夜起床还要看她们被子是否盖好,双休日经常组织孩子们通过网络视频与出门在外的爸妈面对面的对话增进感情,每个晚上都给不满十岁的小朋友讲故事,遇到过节更是和孩子们一起欢庆等,更让“孩子们”感动的是,彭丹每个月都会给本月过生日的孩子举办生日庆祝活动。
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们的坏毛病也都慢慢改过来了,让她更高兴的是现在都不叫她老师了,改叫她“丹妈”。“‘丹妈’还经常带我们去烈士公园玩,去响水洞搞野炊。”说起“丹妈”的好处,孩子们滔滔不绝。留守儿童彭小娟因家境贫寒,生活很窘迫,彭丹除了通过她在长沙的同学募捐资助外,经常自己掏钱为其添制日常生活用品;在留守儿童李芳眼里,彭丹就是自己的亲妈,“想用零花钱了、要买件新衣服了,我只要一开口,‘丹妈’就会立即帮我实现”;特别是当只有6岁的田冰冰感冒时,“丹妈”索性让这孩子跟自己同吃同住,背着她上学和放学。 最近,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往只考得到60几分的小朋友都考到了85分以上,孩子们都高高兴兴的通过网络视频或电话给在外地打工的爸妈汇报成绩和生活情况,但30个孩子在和自已的亲爹妈撒娇到最后,总忘不了会说一句:“丹妈,真的对我很好,我的学习和生活你们都放心撒。”如今,彭丹更是时常把孩子们的冷暖安全挂在嘴边,好吃的总最先想到孩子们吃过没有,一天到晚担心的总是她的孩子们开不开心和学习又进步了没有。邻居们都说那群小孩有福遇到了比亲妈还亲的“好妈妈。
与孩子们温习功课
给最小的儿童喂饭
给孩子们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