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红玲,是桂东县汶江电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今天我非常荣幸走进湘南学院 ,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创业历程。
我出生在一个穷山区的小村庄——汝城县田庄乡塘丰村,我是个苦命的孩子,没有你们这么幸福,在我11岁的那年我父亲就离我而去,经过几年的磨难, 14岁的那年, 我因吃不饱饭.因没钱交学费而无奈辍学打工。
14岁的年纪,本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但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件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父亲一走,全家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没有了父亲,等于家里没了顶梁柱。母亲是很少出过远门、老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唯一的哥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知所措。此时,我内心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不幸,不幸的遭遇反而促使我变得坚强、独立、奋发向上,思考着怎样改变命运,主宰人生之路。
这时,我别无选择,作出了一个无比辛酸、万般无奈的决定:辍学,打工。养活自己,养活母亲。1979年12月,一个铭心刻骨的日子,在母亲不舍的泪眼中,我拧着个花布袋子,走出小山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求职”。
第一份职业是建筑工地的小工。当叩开镇上建筑公司经理办公室的门时,众人一听我的请求,哈哈大笑到:“跑到大老爷们拼体力的地方找工作,黄毛丫头开玩笑也不看看地方。”
当即,泪珠“吧嗒吧嗒”便从眼里滚了出来。我跪下说道:“我什么都能做,收下我吧。我担红砖,只求换碗饭吃,不要您另找工钱。”经理一惊,心痛地扶起我,说道:“你这么小,我们不能违反国家法规用童工啊。”
这时,我的倔劲上来了。连续4天,我用稚嫩的肩膀在工地上和大哥大叔们一起担红砖,毫不示弱。后来,经理心软了,终于放话,“保管你有饭吃”。
在工地偷偷摸摸做了一个月小工后,被大伙照顾到厨房工作,买菜、择菜、洗碗、抹桌子……给大师傅打下手。
那一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老板到乡下收购辣椒。乡下一斤才五六分钱,城里就要一角钱。当时,我没有想到这小菜的差价竟然这么大,掠过一丝喜悦,心中豁然开朗起来,要是自己有点本钱,也可赚差价呀。
通过对市场进行一番调查后,说干就干。每天一大早,我便从附近乡下收些新鲜蔬菜,到城里贩卖,赚个2、3元钱。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也就从那时起,我认了个死理,要想不挨骂不受气,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学会赚钱,甚至赚大钱。而靠给老板打工,领那一天一元七毛钱的工资,或偶尔得到老板一两个红包,是永远也过不上好日子的。我突然有了个想法,要自己做生意,自己赚钱。
于是,我辞去了工程队的工作,怀揣自己几年来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几千元钱,就近开了个小餐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动迎来丰收的喜悦。从1979年到1984年,短短五年,我不但还清了医治父母欠下的所有债务,还有了2万元积蓄,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由于汝城产木材,餐馆经常有做木材生意的大小老板前来就餐。我便经常和他们交谈,了解木材行业行情,伺机寻找商机。
1994年,当得知县暖水国有林场因经营不善,原木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职工3年没发工资时,我认为机会来了,撇下餐馆,独自一人跑到岳阳、长沙、湘潭等地调查了解木材销路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岳阳,当时半成品的木方、木门窗等销售十分火热,且利润空间非常大。转念一想,我为什么不办一个木材加工厂呢?为林场消化了木材,不仅自己可以赚到钱,林场工人也有工资发了。怀着朴素的想法,我立马赶回汝城,找到林场领导,要求租赁林场车间,办木材加工厂,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按市场价格收购林场滞销的原木。
望着刚20出头的我,林场领导没一人敢拍板。这时,我又发倔劲了。放下一笔押金给林场后,就开始着手采购木材加工设备。林场领导被我弄得哭笑不得,最后答应先让干一个月,调多少木材给多少钱,现金结算。
创业的日子异常艰难。有一次下午2点拉原木时,突降暴雨,天黑如墨。请来拖原木的大型拖拉机在黄泥路上不停打滑,根本上不了路。这时,我急了,立即从车上跳下来就推。推几下,滑倒了,推几下,又滑倒了;反反复复8次后,拖拉机终于平稳上路,从泥水里爬起来的我,全身只看见两只眼睛在转了。
这一干就是7年。7年间,我不仅将林场滞销的木材全部加工后卖了出去,还安排200多名林场下岗工人和农民工就业。林场积压的资产盘活了,拖欠职工3年的工资也解决了。在这里,我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900万元人民币。
2003年,我带着自己打拼8年的积蓄前往桂东从事小水电开发,创办了桂东县汶江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期间,为了做大规模,争取更优惠的政策,我曾一昼夜从桂东到长沙跑了3个来回,中途转车4次,肚子没进一粒米。企业蛋糕做大了,人却跑瘦了。
2003年以来,我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先后收购了桂东沙坑、狮子桥、友谊桥、恒源、文昌等电站装机达4760千瓦。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公司从小到大,成为桂东最大的发电企业集团。现拥有4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 6万千瓦,年总发电量为11亿万度,资产1.86亿元。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了什么。我的经营理念是:做人也好,做企业也好,最重要的品质是责任和一颗懂得感恩的心。8年来,我捐资修通3条公路,共20多公里,水渠20多公里,架设大小桥梁20多座。资助贫困孩子读书300余人,并向市、县教育基金会捐助30余万元。扶贫帮困办公益事业捐资达600多万元。
最初的创业,只为了生存,然而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2004年被评为市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获全市“百岗明星”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市首届巾帼标兵。2006年,被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优秀企业家、中国诚信企业家。2007年3月,被市政府授予“十佳慈善家”等荣誉称号。2008年3月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十佳创业成功女性”称号,同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2009年被郴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创业明星”。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标兵”。 市委、市政府授予“郴州市创业创新标兵”;“郴州市十大杰出农村经济能人”。2011年,被评为首届“郴州市道德模范”。《郴州日报》、郴州电视台、湖南卫视、《阳光卫视》、《中国经济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多次报道我的事迹。
回想我的成长之路,我上山采过金银花、摘过松树籽;下水捉过螃蟹、摸过鱼虾;在家打过猪草、喂过牛羊;在外贩小菜,卖过盒饭,担过红砖,拉过木材……,为了生存,我全忘了自己是女儿身,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凡是男人能干的事我样样都干。
创业几十年来,经历了很多,也有很多体会,有甜蜜的回忆,也有辛酸的泪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痛苦的挫折。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正是这些品格让我在创业之路上遇到问题时,没有想着去求助他人而是依靠自己解决。创业并不是你有多么独到的眼光,而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胆识,很多人能看好商机,但是真正去把握这种商机的人却很少!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成功与失败,总要试一试,闯一闯,不行了你还可以回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只要有颗永不磨灭的心和一双勤劳的双手就一定会创造出一番美好的生活。长江流向大海,黄河流向大海,但长江、黄河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流向大海。长江开山劈石穿过大山流向大海,黄河没有开山劈石,结果绕过九曲十八弯。但是不管怎么样,生命再弯最后目标不变。我们唯一要记住的就是要像黄河、长江一样不断地向前流,但是不能变成黄河、长江里面的泥沙,最后自己沉淀下去,把生命给沉淀没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而言之,生命的精彩必须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相信自己,勇敢地去追求,“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只要你不断努力,不断拼搏,你就一定会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