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手术患者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作者:刘文奇      发布时间:2012-03-27 10:08:40

一份闪光的履历,见证了白衣天使夏乐彬非凡的人生轨迹:1969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益阳卫校,1988年至2007年在安化山区县乡医院医疗一线岗位工作,2008年3月调任益阳医专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并肩负着益阳医专临床麻醉与危垂病医学教学工作。她先后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临床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练就一身手术麻醉及各种垂危急症病人麻醉的绝技,还将自己成功的临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令医界同行瞩目。她在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担纲开展的中心静脉压测定、深静脉留置针、全麻加鼻插加中心静脉穿刺等新项目,领先全市手术麻醉技术,备受同仁推崇。她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多次评为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得益阳医专授予的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殊荣。2011年9月21日,《益阳日报》以“无影灯下的忠诚守护”为题,报道了她和同事们精湛的医术、精细的管理和精诚的医德。

 

谨记校训,根扎山区二十春秋

 

1985年,一个叫夏乐彬的安化妹子,扎着两条羊角辫,扑闪着一双大眼晴,跨进了益阳卫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德弘医,博学致远”八字校训,她伫立凝视,身旁走来一位学姐,好奇地问她:“新同学,你怎么还留着羊角辫啊?”夏乐彬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安化羊角塘的啊!”学姐噗哧一笑:“你这个羊角辫,机灵得很哩!”在开学典礼上,校长朱琢珍的一句教诲一直让她铭刻于心:“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两年的专科学习,夏乐彬求知若渴,刻苦攻读,凭山里妹子的机灵、勤奋和韧劲,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分配前夕,她向校领导和班主任申明了自己的志向:“我从懂事起就体会过山区缺医少药的那个苦,目睹过农民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病故的那个痛,回去为乡亲父老的健康尽一份力,是我学医的初衷。”1987年,她毅然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返回大山深处开始了无悔的仁术生涯。在乡镇医院,从护士到医生,她干了4年。调县医院后,从主治医生到麻醉科主任,她又干了16年(其间3年外出进修学习)。

在安化县人民医院的10多年,使来了一个华丽转身,成为享誉全市麻醉领域的名医。无论是刚入门还是外去进修,她都抱定一个信念:“博极医源,精勤实践,乃能成大医。”

她从学习术前探视、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后随访等抢救知识、抢救技能入门,学会观察监护仪上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等,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进而领悟到:麻醉不是单纯的让人不痛,而是涉及生命体征的整体调控。麻醉医生的职责不仅是利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能够接受手术的状态,而且还要懂得调控患者的生理机能,拥有娴熟的抢救生命的技能。进修期间,她所做的“功课”,就是学习管理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按照准确、精心、快速的要求,通过操作连硬穿刺、臂从神经阻滞、全麻的气管插管等临床实践,不断磨练,将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内容交叉融会,终于练就能独当一面操作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及各种垂危急症病人麻醉和处理突发情况的绝技。2003年,她就职科室主任后,工作上以身作则,业务上言传身教。病人面前,她是一名和蔼友善的医生;同事面前,她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大姐;丈夫面前,她却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妻子。

2008年1月中下旬,湘中地区普降大雪,安化山区更是暴雪成灾,停电、断水,道路滴水成冰,一步三滑。1月29日(腊月二十三)子夜时分,暴雪仍在屋外随风狂舞,忙了一天的夏乐彬刚刚睡下,忽然接到院长打来的电话:“古楼乡卫生院收治了一名产妇,前置胎盘大出血已出现休克,需要输血抢救。医院决定派出一个医疗救护小组,由夏小雄副院长带队,请你同行。”像枕戈待旦的战士听到出征的号声,夏乐彬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刚披上外衣,却被身后的丈夫扯住:“医院不是已确定由科副主任了诊么,冰天雪地的,怎么非得要你一个女同志去?”夏乐彬来不及作解释,走向衣架取下外衣穿上,没带手机没带钱包,只对丈夫说了句“你放心,我会平平安安回来的”,就快步出了门。行程的第一站是到柘溪港,然后改坐渡船,最后一站是上岸后再乘车到古楼乡医院。若是平日,3个钟头就够了,可此行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连平日挺活跃的出租车都销声匿迹了。司机开着120,虽然上了防滑链,但由于路况险象环生,只能缓慢行驶。道路的一侧是山坡,一侧是六七米高的河岸,干枯的河床上乱石突起,狰狞恐怖,20多里路程却花了1个多小时。一路上,夏乐彬忘了个人风雪之夜出行的安危,牵挂着产妇的病情。她隔一阵子就催夏副院长跟古楼卫生院打手机联系,得知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她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车至柘溪港,一行人舍舆登舟,因能见度太差,船主摸索着开了一程,终因能见度极差,只好无奈地返航。夏乐彬和同事就着木炭火御寒,在船上苦苦滞留了足足3个钟头。1月30日,天蒙蒙亮时,赶紧开船。一行人弃舟上岸后,挤上了一辆农用车。雪在飘,风在吼,搅动周天寒彻。夏乐彬平生第一次领教了寒风刺骨的滋味,她和身边女同事相抱取暖,心里默默地想:此行如能平安回家,一定要好好地陪陪丈夫和孩子。

车抵医院,夏乐彬和同事们不顾舟车劳顿,也顾不上吃早餐,马上投入抢救工作。古楼卫生院院长陆声爱见到夏乐彬,喜形于色地说:“主任来了好,来了我心里就踏实,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哦。”一个小时后,剖宫产实施成功,母子平安。产妇婆婆向着医疗组人员下跪谢恩,夏乐彬连忙扶起老人,说:“职责所在,不用谢,是这场瑞雪,给你们一家人送来了福音啊!”逗得在场的同事和老婆婆呵呵地笑了。这天,风停雪霁,正好是农历小年。陆院长提议下馆子犒劳一顿。在餐桌边,他给医疗组人员每人发一个红包。夏乐彬第一个站起身伸手挡住:“院领导的关怀,我心领了,救死扶伤是天职,况且,这是上级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未辱使命比什么都强啊!”同事们跟着异口同声地说:“说得对,我们可不是冲着红包来的嘛。”陆院长欣慰地笑了:“好,我们就听夏麻师的。”至如今,夏麻师和同事们风雪夜救人的轶事,仍在安化传为美谈。

 

精勤实践,带出一支优秀团队

 

“益阳医界名家荟萃,良好的医德和过硬的技术是致胜的法宝。”这是银城麻醉界著名麻醉师夏乐彬的一句箴言。

2008年春暖花开季节,听惯了布谷鸟叫、闻惯了稻花香的夏乐彬,调任益阳医专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走进了风景如画的银城。报到那天,她特意去了一趟母校。“明德弘医 ,博学致远”八字校训依然醒目,老校长“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八字教诲言犹在耳。一群学妹从身边走过,仿佛当年的她,个个周身焕发着青春活力。留校的学姐迎了过来,紧紧拉住她的手亲切地说:“羊角辫啊,你好多年没来看我了,你可了不得啊,一来就是医院的中层骨干。”夏乐彬问:“学姐,你是怎么知道的?”学姐含笑说:“现在,益阳麻醉界哪个不知晓你赫赫有名的夏麻师呀,让你当个科主任,我看是屈才了呢。”

向学姐道别后,夏乐彬顾不上浏览银城的风景,第二天就走上科室领导岗位履职了。这天,她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办公室,召集科室人员开了一个短会。会上,夏乐彬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科担负着全院手术麻醉和急救、疼痛治疗任务,专业性强,责任重大。麻醉师绝不仅仅是给病人注射一些麻醉药就完事了,对每一位手术病人来说,麻醉师就是他们的保护神,不仅要让病人的身体处于无痛、安全的状态,还要努力使病人的心灵平和、宁静,充满战胜病魔的信心,这需要每一位麻醉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智慧。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能在一起共事,就是缘份,我们来个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充实地工作,智慧地生活吧。”科室人员一致表示:当好手术病人守护天使,为医院增光。

在实际工作中,夏乐彬重言传,更重身教。她拿出了创建医院优秀科室的方案,制定了本科室培训计划,抓精细化管理与抓技术创新并举。每周定期组织专题业务学习,集中探讨临床麻醉学相关知识、重要课题和特殊病例研讨,巩固提高麻醉技术,增强麻醉风险意识。

她组织团队开展了有创伤动脉测压术、深静脉穿刺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术、术中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病人中的使用等相关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胆施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成效。

她甘为人梯,注重传帮带。她既是医院科室的负责人,又是医专临床医学系医疗班一百多名学生的班主任。

对实习同学、年轻医师,她这样教诲:每做一台手术,外科医生的“手中活”是在病变部位动刀子,而麻醉医生既要调控患者麻醉深度,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还要适时调整术中用药,保证生命安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麻醉医生起60%的作用。

她带着新手,对即将做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充分预计病人可能出现的术中情况,针对不同病人的病情,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她同时耐烦地告诉新手们,只有悉心做好准备,外科医师才能放心细致地进行手术。如今,她带过的几名新手都已从稚嫩的“小大夫”,成长为技术过硬的专业麻醉师。

下面几组未加剪辑的“镜头”,是夏乐彬和她的优秀团队充当无影灯下保护神的真实写照。

“镜头”一:2010年3月初,一名患者需做“锁骨下动脉损伤”修复手术。术前,夏乐彬特别叮嘱同事:锁骨下动脉距离心脏很近,若准备不充分,多耽搁一分钟就有可能危及病人的性命。术中病人短时间大出血,随时可能心跳骤停。夏乐彬处变不惊,得心应手地上全麻,做中心静脉置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适时调整术中用药。手术顺利完成,病人化险为夷。

“镜头”二:一位患肺大泡破裂的病人,生命垂危。术前,夏乐彬亲临病榻,了解病情,设计麻醉方案。术中,她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她几次探视病人。往往,患者闭着眼睛在病床上休息,听到一声咳嗽,他就对家人说:“这肯定是夏主任来了。”

“镜头”三:一位右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全髋置换术后发生左下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加上右外翻畸形。夏乐彬大胆采用了全麻加双腔支气管插管,并加强了生命体征的调控,手术维护与动态观察极到位,效果理想。

 

胸怀韬略,心系医专和谐发展

 

“要坚持麻醉科医生自己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而不要为手术医师所左右。一个麻醉医师,不要只做麻醉而不管手术台,要熟悉整个手术的操作步骤,看手术顺不顺利,出血多不多,什么时候加深麻醉,什么时候停药,都要心中有数,注重细节。要将麻醉科打造成推动舒适化医疗发展的主导学科,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医院搬迁新址后,夏乐彬在院长召集的科室主任会上亮出的观点,被院长和同仁们称为夏麻师的“麻醉观”。

夏乐彬不但有自己独特的“麻醉观”,还有着创建平安医院的发展观。

占地近百亩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也是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益阳市第二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搬迁新址之初,业务刚起步,局面没打开,病源少。夏乐彬凭借多年的从医阅历与名气,吸引了一大批患者前来医院就诊。她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亲自拟定《2011年麻醉科业务学习专题》,涵盖无痛医院的建设与管理,创建麻醉科创新型科室的思考。院党委一班人精心抓管理,用心谋发展,医风建设有制度,便民惠民有承诺,减轻病人负担有举措。她提出的发展思路与院领导不谋而合。

新的思路,实的举措,赢得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业务上来了,局面打开了。医院刚搬过来时,一个月的手术平均仅50台左右。目前,平均每个月下来手术达200例以上,其中需要上麻醉的占到九成。这里面,有夏乐彬的一份功劳。

不是所有的事业都惊天动地,不是所有的平凡都无声无息。“医院发展,与有荣焉”,夏乐彬将医者仁心的炽热情怀融入了党的医疗卫生事业之中,她和同事们像一群振翅翱翔的大雁,共和国的蓝天上留下了她们奉献的诗行。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