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爱的晴空--记“资兴市十佳创先争优女公职人员”曹艳丽
作者:资兴市 袁春风      发布时间:2012-03-14 16:09:05

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面带笑容的她一出现在校园里,就会被孩子们团团围住,聋哑孩子用手语比划着:“曹校长,早上好!”智障的孩子兴奋地喊着“曹校长来了,我们好高兴!”还有几个小家伙,早已凑到她的跟前,一定要她抱一抱,摸一摸,然后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进教学楼。每天,她就是在这样被孩子们簇拥着,幸福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她已经默默奉献了十四个年头。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曹艳丽。

在这十四个年头里,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残疾孩子,他们当中有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的成功地实现了自主创业。残疾孩子的书法、美术、体育、舞蹈夺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奖杯.......2008年她走上校长岗位,是当时年龄最小且为数不多的一位女校长。任校长四年多的时间里,校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师生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特殊教育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响,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也如潮水般涌来。她是一个融智慧、爱心、热情、活力于一体的“阳光校长”。

  特殊的岗位,爱心播撒希望

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孩子不是聋哑孩子就是智障孩子,他们最小的两岁多,最大的二十来岁。这么一群残疾孩子远离亲人,二十四小时呆在学校,完全靠老师来管理。年纪小的晚上还要喂牛奶,智障的孩子有的走路都要人扶,有的屎尿都拉在身上,聋哑孩子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完全要靠手语来交流。这样的孩子,一个就已经很难照顾了,而学校有128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难度可想而知,在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爱心和耐心是一天也呆不下去的,而她呆了整整十四年。

在特校工作不仅仅是当老师,还要当保姆、妈妈、义工、医生、朋友等多重角色。在教育上,她总是用自己的阳光心态鼓舞孩子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和激情。当校长的四年多里,她通过多方奔走呼吁,让更多的人开始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并将温暖和关爱带给残疾孩子。

现在,在特校就读的孩子们全部享受了“两免一补”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降低了残疾孩子入学的门槛,学校给孩子们发放了好几套免费的校服、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端午有粽子发,中秋有月饼吃,六一儿童节有牛奶喝。贫困学生总能得到爱心企业和个人的资助。孩子们在学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春节晚会上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传达的信念是“如果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如果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她用自已有爱心感染和带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她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孩子们也很争气,他们的独舞在全市比赛中,与正常孩子同台竞技,两次获得一等奖。他们的美术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第五名,在郴州市的书画大赛中获十多个一等奖。他们在全省第八届残运会中夺得了三金两银的好成绩。学校有六个学生考上了大学。

   无声的课堂,激情引领成长

“老师,我来回答”、“老师,我来,我来”还没走进她的课堂就会听到孩子们兴奋的叫声。大家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要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聋生部上课是需要技巧和激情的,孩子们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能通过老师的表情和手语理解上课的内容。她的课是孩子们最喜欢最向往的。因为她总是能调动孩子们每一个快乐的细胞,让他们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快乐学习。老师丰富的表情,活泼的肢体语言,夸张的表演总是惹得孩子们笑声不断,气氛异常活跃。讲到动情处,她又能让全班同学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别人觉得上课苦,上课累,可她觉得给孩子们上课是一种享受,即使是当了校长,事务繁杂了,她仍然上了好几个班的课,几年来,再忙再累,她也从未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

她的教学论文有几十篇在省级国家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她的公开课曾在全省特教系统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由她主持的两个省级课题已经获奖,学校现有三个课题被立为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她还有多篇教学随笔,通讯稿发表在各报纸和网站。

由于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她获得了 “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市优秀教师”“市师德标兵”“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教育行政干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她还被选为郴州市党代表。

  美丽的校园 ,执着创造奇迹

四年前,特殊教育学校仅有半幢教学楼,一幢破旧的食堂,一幢斑驳的学生宿舍,长满杂草的操场,狭窄的校园小道。四年后特殊教育学校成了花园式的学校。四年里学校的变化数也数不清,一幢1200平方米新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一幢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康复大楼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建起了新车棚,安装了健身器材,道路扩宽了,校园的空地上到处种上了花草树木,校园里如今绿树成萌,鸟语花香。 学生和教师宿舍破旧的木窗换成了铝合金推拉窗和不锈钢的防盗网;学生食堂漏雨的屋顶进行了维修,换了新锅炉,打了新灶台,买了新餐桌椅,贴上磁片吊了顶,外墙还穿上了新衣服,学生们有了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教学楼花了30多万元添置了新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空调等,还对各功能室进行了建设,校园安装了监控器,实行24小时电子监控,校园内所有的电路都进行了改造,现在,价值80万元的特校专用设备也已采购到位......;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老师们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形容学校的改变。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残疾学生的生活条件,她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的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增进社会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赢得各方对特教事业的支持,多次成功地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她不怕碰钉子,不怕磨嘴皮,不怕丢面子,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感动了一批又一批捐赠者。四年多来,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争取上级资金400余万元,筹集爱心捐款100多万元,使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年来,学校管理上台阶,办学出特色,连续三年获得了“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连续两年在全市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中获综合组第一名。还获得了“郴州市安全文明校园” “郴州市芙蓉标兵岗”“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有了对特殊教育这份炙热的感情和执着的追求,我们相信她能为残疾孩子创造更多的奇迹。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