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女,土家族,中共党员,一级警督,1965年5月出生,本科文化,1983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8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凤凰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政治办主任。在公安部门这个以“男人”为主的特殊战斗集体中,她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带领政办的女民警们,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巾帼建功”创建活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华丽的篇章。其本人先后多次受到县委和州公安局党委的表彰,1997年至2001年连续五年获县人民政府嘉奖,2001年被评为“全州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并荣立州人民政府三等功。
一、抓“龙头” 提素质
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政治工作。杨清同志抓党建工作认真负责,务实求真。她把提高党员的素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放在党建工作首位。先后组织开展了学习党章、“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警风”专题教育整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群众观念,促进警民和谐”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打牢了党员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组织民警对照党员先进性标准,开展了“学、查、改”活动,增强党员民警的群众观念;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她与党建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对不太成熟的同志,指出不足,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她在苦练党建工作基本功的同时,注重提升党员民警的业务素质,先后组织开展了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举办了警务技能集中封闭式训练,带头落实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民警法律学习培训规定,大力推行民警精细化管理考核,使全局党员民警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意识进一步显现,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发展。
二、抓“关键” 树形象
作风建设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针对凤凰“2010.9.4”涉警恶性案件的发生,为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2011年以来,凤凰县公安局党委痛定思痛,以此为契机,扎实组织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在杨清同志的为主负责和精心指导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教育整顿,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基层民警的思想认识和遵纪守法、规范执法得到明显提高,廉洁从警、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工作中,她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先后多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举报箱等方式广泛征求民警、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且结合“大接访”开门评警活动反映出的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整改办法,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通过购置指纹签到机,狠抓机关考勤、内务、上下班制度的落实,并亲自带队督查落实局党委决策部署、内务环境、日常规章制度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她还主持全面清理了机关各类接待“签单”,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接待费用管理的规定》21条,对接待范围、接待标准、接待管理、接待审批、接待报帐等6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机关一度突出的“乱签单、乱接待”这一令群众反感的不良现象得以根本遏止,通过杨清同志对财务管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整个公安机关的工作作风有了根本好转。在她的努力下,县公安局机关作风风清气正、务实高效、勤政廉洁、公正透明。
三、抓“服务” 促和谐
工作中,杨清同志始终把为广大民警和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她处处把民警的冷暖挂在心头,经常与基层民警打成一片,与民警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化解不良因素;积极争取局主要领导的支持,提高民警的生活福利,大力推行7天轮休制度,落实了每年一度的民警体检和保险工作;于2011年7月为主组织开展了第一届警体运动会,丰富了党员民警的业务生活;建立了“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委员会”,切实解决了民警的后顾之忧。她在抓党员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施之以情,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七必谈”、“六必访”,每当民警家遇到红白喜事、生病住院,她都挤出时间,带领政办民进登问探望,把组织的关心送到民警职工的心中。在工作中,她是领导;在生活中,她是大姐,平时总是象大姐姐关心弟妹一样关心年轻民警,如谁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2011年6月,在追逃工作中该局民警欧进涛等三人发生交通事故受伤;该局民警王恒等三人在执行公务中被犯罪嫌疑人围攻殴打受伤住院。在获取消息后,杨清同志立即带领政办民警第一时间到医院慰问受伤民警,并安排政办民警尽快联系太平洋保险公司办理住院后的保险理培工作和收集有关材料向湖南省人民警察基金会申请优扶慰问金。从组织上给予因公受伤民警以关怀,从心理上给予战友般的抚慰。在杨清同志的积极协调下,她为该局因公而致二级伤残的民警向绪凤争取到了每年护理费一万元,解决其下半生请人照顾的后顾之忧。2011年5月27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她带领政办民警深入扶贫村禾库龙角村,看望慰问留守儿童,给她们送上学习文具和慰问金,深得村民好评,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