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群生活在精神黑夜中的人,而医护人员,是引领他们走出黑暗的天使。市五医院的女医护人员们,她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帮助那些迷失在精神沼泽中的人们重返社会。 用真情对待每一位患者 “感谢李院长,感谢五医院的医生、护士,是你们救了我!”湘潭县云湖桥镇伍某握住市五医院业务副院长、心理科主任医师李淑春的手激动地说道。54岁的伍某经常胃痛,疼痛难忍,在多家医院诊治花费近6万元,效果都不明显,自己要求医生手术切除胃,后转诊到市五医院,经市五医院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隐匿性抑郁症,在五医院经过抗忧郁及心理等治疗,三个月后痊愈出院,目前,工作生活如常人。李淑春25年来,一直坚持临床一线工作,看专家门诊,进行三级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等。她待病人如亲人,对每一位病人都是笑脸相迎,耐心细致地诊治。她有时从自己家里拿来鱼、肉、蛋、奶粉等为贫困的营养不良的精神病人补充营养,有时从自己衣柜里拿来衣服给他们御寒,有时还自己掏钱为他们垫付医药费用。她的这份真情获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2005年以来,李淑春同志常常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确诊为心脏病,但考虑到医院工作太忙,从未住院治疗过,有不舒服时就吃点药应付,经常开会、讨论病历或为病人看病时,出现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同事们多次劝她回家休息,她喝几口糖盐水后又继续工作着。2010年7月,她发现自己乳房上有肿块,当时医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为了医院的整体利益,她带病坚持工作。作为主任医师的她,知道及时治疗的重要性,更知道延误治疗的风险性,但她一直坚持工作到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的那一天。第二天她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立即住院进行手术。术后第二天,许多同事去探视,她躺在病床上,不停地与同事谈工作,某某病人该用什么药,医疗上要认真落实十四项核心制度、护理上要加强巡视,防止病人自杀、逃跑、伤人毁物,某某医生的进修是否联系好了,满脑子都是想着单位的事,同事们都感动得流泪。 用爱心抚慰患者受伤心灵 在16年平凡的护理工作中,肖其芳曾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无主流浪精神病人刚到五医院时,全身又脏又臭,有的带有梅毒、肝炎等传染病,有的则有暴力行为。遇到这类病人,肖其芳总是习惯性地走向前,进行最难的前期处理:安全检查、卫生处置。一次,科室新进一个无主病人,谁都不愿意上前为患者做检查,因为他身上太脏、太臭,头上还长满虱子,作为护士长的她,二话没说,带上口罩、手套,帮其理发、洗澡,然后进行灭虱处理。在精神科工作,她不知道自己挨了病人多少打。有一次,一病人在入院时,突然出现冲动行为,一拳砸在她脸上,当时就眼冒金星,但她仍强忍委屈的泪水继续工作。市五医院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霞仙成功调解了一起青少年心理抑郁病例,那位少年朋友激动地说:“您是我心声的翻译”。2009年,陈霞仙与市妇联联合工作,在湘潭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妇女儿童咨询中心。她用自己的爱心、真情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心门”。“我们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吃得苦,默默无闻工作在临床一线”市五医院工会主席彭爱平说,在精神病院工作,不被理解,她们收入也低,但她们始终无私奉献。医者仁心,爱心无限。在荣誉面前,她们永远是平淡的;在成绩面前,她们时刻是谦虚的。她们精心呵护着这群“特殊”的病人,用爱抚慰迷茫的心灵。(湘潭市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