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在一天,你就得好好活着。”这是52岁的益阳缝纫机厂下岗职工游正凡常对妻子说的一句话。他与妻子张玲斌结婚二十多年,生活的困难遇过不少,但他们之间你敬我让,从没为了钱、为了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架,是大家眼里公认的好夫妻。
一、有一种爱叫“不放弃”
俗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但在爱情坚定、品格高尚的人跟前,这句俗语就不灵了。游正凡近10年来,为给妻子张玲斌治病,欠下了10万元的债。去年10月,妻子因糖尿病引起多项并发症,被确诊为尿毒症。今年3月,面对巨额的治疗费用和一贫如洗的家,妻子决定放弃治疗,丈夫游正凡却选择坚持。他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自己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百分之百努力地进行救治。为了筹集给妻子治病的医药费,游正凡从2006年开始,就开始打两份工。平时在桥北一家单位做保安。应该说保安是比较辛苦的工作了,每天要工作8-10个小时,但是只要一下班,游正凡舍不得休息一下,回到家就骑着摩托车出去跑出租。他说,自己多挣一块钱,妻子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尽管求医的道路又远又艰难,但是游正凡说,有她在,就有家。虽然她有病,但我不管在什么时候,想她的时候,她就在家里等我;我苦的时候,跟她说说话,什么都是甜的。她嫁给我,我就有责任与她一起走下去。在大难面临,他没有选择“各自飞”,“不抛弃,不放弃”,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托起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二、“她比我更需要治疗”
在益阳缝纫机厂家属区一栋低矮的居民楼里就是游正凡的家,尽管房屋狭小而潮湿,却闻不到任何异味,显得格外整洁。房屋里的家具整理有序,地面一尘不染,厨房里的灶台永远是干干净净,这是一个52岁男人独自操劳的家。全身浮肿的妻子躺在床上,游正凡每天坚持给妻子按摩身体。为了让妻子舒舒服服,游正凡自己找来人体穴位图,自己学,自己实验。每天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晚上一小时,十年下来,游正凡能准确找准穴位,帮助妻子解决疼痛。他自己说自己的手艺都能赶上一个专业按摩技师了。10年前,36岁的妻子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子宫肌瘤,之后就从来没有断过药,隔三差五还要住院治疗。也就是在那几年,夫妻双双下岗。为此,他四处奔波、起早贪黑在城区务工,一天的短工他干过,苦活累活脏活他都干过,为是的赚钱为妻子治病。然而,游正凡的身体本身也不好,患有胸膜炎和冠心病多年,因为妻子每月需要的药费上千,他没有给自己买过好的药,只有买最普通最便宜的,能缓解的药。“我不敢上医院检查,生怕查出更多的病症,何况,妻子比我更需要治疗”。游正凡就是这样的人。
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爱的摇篮和感情的归宿,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家庭稳定就社会稳定。游正凡尽量生活十分困难,但从不给社会增添负担,坚持全家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一个人带病务工,照顾卧病的妻子,为上学的儿子攒学费,为妻子攒医药费,充当全家的顶梁柱。他用自己的坚强和努力为这个家撑起一把希望的伞。他严格教育孩子,总是尽可能的提供给儿子游伟好的营养,尽管家庭并不宽裕,但是他给儿子的精神食粮却是最丰富的。他从小就教育孩子,生活的困难谁都会遇到,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遇事人的品格和态度。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从小就十分懂事,自理能力很强,在生活上、学习上从来不让父母多操一份心。初中毕业时曾以高出录取线30分的成绩考上箴言中学。父亲的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游伟自动填写的是医科大学的护理专业,现在儿子是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二的学生,他说,毕业后要用所学的知识治病救人、回报社会。今年10月1日,游正凡妻子因医治无效去世了。临终前,妻子对家人说,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给红十字会,供医学研究用,以回报社会多年来对她的帮助。游正凡还有一个90岁的母亲,相比其他老人,母亲虽然身体尚好,但是毕竟年老体迈,需要照顾。游正凡总是一有空就去陪伴老母亲,陪老人聊天,替她收拾整理房间,嘘寒问暖,生怕老人感到孤独。每次自己家里做了好吃的饭菜,他也忘不了送一份到老人那里。虽然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但是他还是不忘给老人添置新衣服。邻里都夸,游正凡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孝敬老人的典范形象。
“我是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同时我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心。”在游正凡的眼中,社区每月400元的低保金,过年过节政府的特别慰问,亲人们的无偿资助,邻里的关爱,都是他和妻子感受幸福的理由,是他鼓励儿子学医、激励自己好好生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