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都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基层农村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需要慎重面对的系统工程,而当前亟需解决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认为当前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存在以下几个表现:
一是心理上的焦虑问题。在现时的农村,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心理焦虑症状。由于父母的亲情缺乏,使得留守孩子普遍缺乏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有着一种茫然失措的感觉。尤其在和有父母陪伴的同伴们的幸福生活对比的过程中,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种很大的失落感,常觉得自己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在平时的作文中,我特别留意留守孩子的情感倾诉。有一位学生母亲在广东省打工,父亲在县城做泥水工,也是经月的不回家,这位学生在一篇《生日》的文章中近乎哭泣地写道:"自打我懂事的时候起,我的生日就是在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这个时候我是多么地需要爸爸妈妈的安抚啊,但是我的这一小小的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父母记住我的生日的时候就会给我打电话,如果父母上班忙忘记的话,就连一个电话也忘记打了,这是多么让人惆怅!其实我只是想听听爸爸妈妈的声音,但许多时候他们在电话里头很少有安抚我的话,总是嘱咐我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不要和同学们吵架,好象我是一个多么难以调教的孩子。我原本很想和爸爸妈妈他们进行交流,但是一听到他们这样地无止境地唠叨,我心里充满了厌恶,恨不得早点将电话给挂了。"
二是留守孩童容易患"孩童忧郁症"。笔者常在想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是我们的童年却充满了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我们和留守孩子们比起来,我们虽然生活上常常是入不敷出,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愉快的,至少我们还有父母的亲情呵护!父母总是将一点点好吃的都留给我们;衣服破了有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缝补;和别的孩子吵了架,总还有母亲一把将你搂在怀里安抚你;生日的时候,母亲总会变戏法似的给你手上塞上两个红红的鸡蛋。这些来自母亲的关怀,总能给处在生活困境的孩子莫大的心灵慰藉!但是再看一看眼下的留守孩子,他们心中有苦水也没有地方可以倾吐;心中欢乐无法与父母分享;生活中受了委屈也不能向母亲诉说。这样一来,在一些留守孩子的眼里,他们成了无人关照的一族,难怪有些孩童教育专家称他们为"世纪孤儿"!这种心灵上的孤独感是很多的成人们都难以理会的啊!这种家庭情况使得部分留守孩子患上了"忧郁症"。患上"忧郁症"孩子往往在行动上表现得比较胆小,不会和同学们和谐相处,在心理上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长期地发展下去,这种情况会演变为一种"自闭症"。
三是留守孩童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在心灵上形成了一种"亲情缺乏症",由此而带来的诸多的心理问题难以一下子解决。现在的青少年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就农村来说,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留守孩子"群体造成的。亲情的缺乏,使得孩子们感到自己被社会遗弃,他们在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的时候,感到有一种归宿感,慢慢地在思想上、价值观上便接受了这些不良青年的灌输,很自然地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然留守孩子的违法犯罪原因不仅仅只有上面所说的这些,还有其他诸多的原因。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九十年前鲁迅先生就大声呼吁 "救救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期望更多的关注教育问题的有识之士来为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尽一份切已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