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就是我的妈妈!”讲到情深处,小罗青感动得落泪,徐碧蓉老师给小罗青轻轻的拭去泪水。
“妈妈在南方,爸爸在北方,我在爷爷奶奶的身旁,鸡啊鸭啊我的好伙伴,能否知道我的孤独与忧伤 ;”2011年12月14日,11岁的罗子祥唱着《留守儿童之歌》,盼着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回来。在南县华阁镇中心小学爱心妈妈的帮助下,他变得开朗热情,学习也进步了。
该校共有学生548名,其中留守儿童有245个,学校里的12名女老师用爱心温暖这些留守孩子,她们被孩子们亲切的唤作“爱心妈妈”。黄爱萍老师担任2年级的班主任,40个学生中有23个是留守儿童。她说:“这些孩子真的很可怜,常年不能感受父爱母爱,内心非常孤独,我们老师只有通过课后多跟他们接触,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黄爱萍下课就跑去操场和孩子们一起玩踢毽子跳皮筋。孩子们看见班主任老师和自己一起玩,刚开始还有些放不开 她便和孩子们打趣道:“别看老师这么大一'胚;',那身体还是蛮灵活的,我们比比看。”黄爱萍把每个留守儿童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个星期上门家访一次,给他们洗头、洗澡、做饭,还指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孩子们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她,把她当妈妈。段涛的爸爸因病去世后,这个孩子觉得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天天在教室里哭,不说话也不学习。黄老师到了周末就去他家送好吃的,还开导段涛:你的爸爸没有走远,他在天上看着你,你在做,他在看,你把你的倔脾气改掉,你爸爸会很开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段涛懂事了,这个腼腆的孩子在日记里写道:黄老师,谢谢你,你不但给了我父爱还给了我母爱,我会努力学习的,让天上的爸爸开心。
六年级的罗青今年11岁了,她1岁多的时候,母亲就外出了,她几乎没见过妈妈,也没有对妈妈的记忆。3年级的时候,徐碧蓉老师当小罗青的班主任,这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绩非常好,但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多说话。每天放学后,徐老师便会送她回家。冬天,怕她冻着,就给她买棉衣和厚裤子。节假日便带着她和其他孩子一起回家,改善伙食。3年来,这个女孩把所有烦恼都倾诉给老师,把她当做自己的妈妈,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徐碧蓉老师告诉记者:“这个孩子不但成绩好,还担任学生会干部,是我的得力助手,她明年一定能考上一所好中学。”
校长晏红专介绍说:“留守儿童需要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关爱,所以学校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并开展“爱心妈妈”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在该校的爱心妈妈光荣榜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情到深处心常惬,爱到无求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