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豪山乡潭湾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革命老区,那里山高路远、地广人稀,有着光荣而悲壮的红色历史,也有着敦厚而淳朴的民风。但也由于地处偏远,山民们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看病就医更是难。不过现在山民们再也不要为看病而发愁了,因为那里来了一位美丽的“白衣天使”,默默驻守在村里,热情为山民服务。这位“白衣天使”名叫曹菊英。 耒阳籍80后女孩家世代行医
曹菊英1982年10月出生于耒阳市导子乡芷江村,她家世代行医,祖父、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中药医生,哥哥是一位公办医生。1999年,曹菊英耒阳卫校毕业后南下珠海打工,她边打工边上夜校,自学英语,拿到了英语四级证。2000年时,曹菊英认识了安仁潭湾村的小伙子何小伟,两人经过5年的马拉松式恋爱终于在2005年结婚。 2003年,父亲劝说曹菊英回来行医,因为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实在可惜,希望她和哥哥一样继承祖辈的事业。曹菊英听从了父亲的劝导,先回到耒阳人民医院进修,然后在父亲的诊所里边学习边行医。在父亲的亲手教导和自身的努力下,曹菊英的医学水平提高很快,他们的诊所生意也很好。
何小伟有个80多岁的爷爷,本来身体还好,早几年有一次生病没法看,只能躺在床上拖,后来病虽然拖好了,但从此爷爷的背也驼了。曹菊英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心里深受触动,心想:“潭湾村一带像爷爷这样的老人应该很多,他们因为有病没处看而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其实有的病并不难治,只是这里的人看病太难了!我也是一个医生啊,我既然嫁到了这里就应该为这里的老百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有了这个想法后,曹菊英对潭湾村又多了一份牵挂。
为了山民立志扎根山区 2009年9月,安仁县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曹菊英得知后马上报名参加。拿到乡村医生资格证后,曹菊英向当地卫生部门递交申请,希望批准她在潭湾村开办诊所。当时正好潭湾村村委会的干部也找到曹菊英,希望她留在本村,以便解决山民看病难的问题。潭湾村的支书何红华告诉记者,该村共有12个组,常住人口1160多人,而且大多是老人小孩,组与组之间相隔遥远,村民居住分散,以前看病去最近的炎陵县一个卫生院也要走3个小时左右,看病难可想而知。
2009年12月,在当地乡村干部及卫生部门的支持下,曹菊英的中西医结合诊所正式开张了!诊所设在潭湾村小学一间教室里。7月1日,记者一走进这个诊所,就改变了过去对乡村诊所不卫生、不规范的印象,只见这里虽然房子很旧了,墙壁也不洁白了,但里面却干净整洁,配药区和就诊区用一个高大的中药柜子隔开,水泥地板干干净净,柜台上一尘不染,墙壁上贴着一些卫生知识宣传画,还有一副用中药名写成的对联让记者特别难忘:苁蓉处事郁李仁敢不细辛,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志。这就是曹菊英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的座右铭。得知记者是来采访曹菊英的,正在诊所看病的几位村民都很高兴,纷纷告诉记者说曹医生治好了某某的病。大塘组79岁的何茶秀老人大声地说:“曹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治好了我媳妇的病呢!”原来老人的媳妇张秀香去年上半年得了急性乳腺纤维瘤,在家拖了一个月后,实在痛得不行了,才跟在长沙湘雅医院工作的侄女联系,打算去那里治疗。但听说曹菊英有祖传的中医技术后,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诊所。曹菊英给她开中药、敷草药、打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了20多天后,张秀香的病全好了。
勤奋工作不畏艰难寂寞 为了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曹菊英把几岁的女儿交给公公婆婆带,丈夫何小伟依然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两次;诊所虽然在村小院内,但这里只有19个小学生和两个老师,每天下午放学后,师生们都会回家,整个学校就只剩下曹菊英一人。当乡村医生最大的困难是工作时间不固定,没有一点规律,白天病人来诊所看病还好办,难就难在晚上,有时半夜三更有人敲门,曹菊英听出是病人及家属求治的声音后,才敢急忙开门。去年12月份的一天夜晚,曹菊英被敲门声吵醒,首先听到一个男人叫门的声音,随后听到一个女的呻吟声,她急忙打开门,把病人扶进来,原来是白水组的刘美花患尿结石,疼痛难忍才半夜来看病。曹菊英诊断后帮刘美花输好液,男人说要照顾孩子就回家去了,于是曹菊英又当医生又当护士,守着刘美花,几次帮她提吊瓶上厕所,直到凌晨5点多钟输完液,曹菊英才休息。 在山区当医生不仅要坐诊,还要上门巡诊,而这里很多都是山路,又远又不好走,但不管多么艰难,只要有病人家属来求治,曹菊英都会立即拿起她的红十字箱出门。今年6月26日,曹菊英再次去给白水组刚结扎的妇女何智敏打针拆线时,不巧在路上下雨了,当时她没带伞,但仍坚持赶到何家,看完病才回到诊所,一身都淋湿了的她也感冒了,只好自己吃了感冒药。第二天为了有精神给人看病,曹菊英一边工作一边喝"红牛"。
至今,曹菊英已在潭湾村诊所里度过了两个春节,每年她都要忙到大年三十下午才回家与家人团聚,正月初二又被病人的电话叫来开门了,“往往春节期间病人还多些。”她告诉记者。
当没有病人时,曹菊英就去给村小的孩子们上音乐课,教他们唱歌,从小就喜欢唱歌的她还成了这里的义务编外老师呢!有时她还种种菜,上山摘金银花、挖草药。每当夜深人静时,曹菊英还会听到山上野兽的叫声,孤独一人的她只好用刻苦自学来克服寂寞和恐惧。“我已经报考了湖南省高等中医药专科学校函授班,想在医学上做出点成绩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不在乎自己挣到了多少钱,而是在乎到老的时候看我治好了多少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