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一名教师都担任‘代管家长’,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克服留守困难,许多留守孩子对她们习惯地喊出了‘爸爸妈妈’。”12月1日,由教育部、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重庆召开,邵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军的发言引起与会热烈反响,大家认为邵阳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了重大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值得推广。
邵阳县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2万,学龄阶段父母双亲均不在家的留守学生达41810名,占全县在校学生的36.5%,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县。近年来,邵阳县按照“党政统筹、学校为主、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建好亲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亲情替代,让教师当好“家长”, 把校园建成留守儿童亲情家园,推行留守学生心理辅导“七步法”, 建立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有”辅导机制,将学校建设成为真正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县政府每年都从“吃饭财政”中预算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募集关爱基金200万元,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夯实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邵阳县近三年来财政先后投入1500万元,社会募集700万元用于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各学校对6000名困难留守儿童补助320万元。目前,全县200人以上的学校全部安装了留守儿童免费拨打和接听的“亲情” 电话或“亲情”视频,5000多名教师与4万多名学生建立了深厚感情,成为留守儿童热爱的“代管家长”,23个乡镇的中学、中心小学和200人以上规模的小学都建成为留守儿童“托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