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深处的守巢雁--记洞口县罗溪乡山村女教师阳松桃
      发布时间:2011-12-05 15:29:12

阳松桃,女,现年54岁,瑶族,小学高级教师。1976年,高中毕业的她经村民推荐踏上了三尺讲台。三十四年来,她在离乡政府40公里、离县城120公里的深山老林中独自支撑着一个学校,既做校长,又是老师,还要当二十几个学生的“保姆”。每天清晨,披着朝霞迎接学生们来校;上午,用瑶汉两种语言教学生读书识字;下午,踏着夕阳送孩子们回家;晚上,就着松明灯火为孩子们备课阅卷……三十四年如一日,将文明火种洒播在山乡瑶寨。为了在瑶乡播种文明和希望,她坚守在这个清贫的岗位,以校为家,为瑶乡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阳老师工作的学校位于雪峰山腹地的崇山江。这里山高路险,交通闭塞。学校原办在一个庵堂里,教室四面透风,阴森黑暗,四周是浩瀚的原始次森林,周边常有毒蛇野兽出没。这里的村民非常纯朴,但几乎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愚昧贫穷。做为瑶乡人,她深知知识对瑶家人的重要,瑶山要告别贫困,必须提高人的素质。为了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她四处呼号,课余时间带着村民和孩子们搬砖垒石,终于把学校换成了明亮的砖瓦房。阳松桃老师的丈夫在绥宁县一乡政府工作,回家翻山越岭要走30公里山路,34年,她至少步行了42000公里,这是一段用信念支撑、用青春和生命丈量的里程。为了家庭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丈夫多次动员她到绥宁县条件较好的学校去,她婉言谢绝。她不能离开生她养她的瑶乡,就因为孩子们纯洁清澈的眼睛和灿烂的笑脸,使得她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只有一间教室,只有一个教师的瑶乡小学。为了孩子,也顾不上尽媳妇、妻子、母亲的责任和义务。199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她5岁的孩子突发急病,婆家连夜差人接她回家,将孩子送到医院急救过后,把护理的事交给婆婆,就于当天赶回了学校。1996年4月丈夫在二百公里以外的邵阳市中心医院动“直肠瘘”手术,她放心不下学生,只陪了一天,就匆匆赶回学校。多年的操劳和奔波换来了她全身的病——肝脏瘤、腰椎盘突出等,但她一直坚强地站在讲台上,从未请过一天假,耽误一节课。不知有多少天,腰椎盘突出使她在讲台上痛得直不起腰,她佝偻着身子坚持上课。村民们看到她这个样子,有的劝她去医院治疗,她说:“我不能耽误学生的功课。”有的劝她调到丈夫那边去算了,她使劲地摇头,说:“还有1年,退休后我可以好好地补偿我的身子和我的家人了。”为了更多的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她关爱着每一个山里娃,以教为乐,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呕心沥血。为了把孩子们教好,阳老师每学期开学前总是提前两三天来到学校,了解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和学习情况,做开学准备工作。村子没有通路前,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领到新课本,她从不麻烦附近村民,总是挺着瘦弱的身子步行百余里去学区挑,一天一趟,连挑两天,每天来回走八十里山路,这样,一挑就是二十几年。她一直教的是复式班,课头多,任务重,稍一松懈,课程内容就讲不完。加之这里的村民一直使用瑶语,瑶语没有文字,教学难度大。为此,她总结了“课前早准备、课堂多练习、课后勤辅导”的教学方法。她利用假日把孩子们的课本画上图画,再配上汉字和瑶语的音译。一个年级即使只有几个学生,也坚持用瑶汉两种语言备课、上课,每句话都设想好瑶语如何说,普通话怎么表达。上课时,她先用瑶语,再用汉语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带着朗读。注重在把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多练习,多辅导,每个学期都能较圆满的完成复式班各年级的教学任务,而且教学质量也比较突出,历年来,她所教的年级在乡抽考中均在乡同年级前三名。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在校园里种花草,砌小径。如今的校园绿树掩映,花香四溢。学生们也象城里的孩子一样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为了使家长放心,她做到每天清晨为学生烧好热茶,每天中午为学生做好热饭;为了学生的健康,她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医疗知识,自己采集中草药和购买一些西药,为学生甚至村民治疗常见病;学生交不起的学费,她用微薄的工资悄悄垫上。这么多年来,她的学生辍学率为零,流失率为零,巩固率百分之百。如今,这个村寨有三十多人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为军人,有的成为教师,有的成为致富能手,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报效祖国,报效社会。阳老师以山为伴,以校为家,以教为乐,用青春、汗水、爱心和智慧孜孜不倦地编织着每一个孩子绚丽多彩的梦,解开了萦绕瑶民们心头孩子上学难的结,铸就了一个山区教师的高尚师魂。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社会和家长的赞誉。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2003年她获得“湖南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同时被授予湖南省“三八红旗手”,2007年荣膺湖南省“首届长沙达喜来登教师提名奖”,2008年被县政府授予“洞口县师德标兵”。2009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她的事迹在《邵阳日报》、《今日女报》、《湖南日报》等媒体上得以介绍。这是阳老师辛勤努力付出的成果,虽然只是精神上的抚慰,但是她依然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舒心。她说:“只要能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更多瑶乡孩子的希望,就算终成一只衰老的守巢雁,也心满意足!”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