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芙蓉,女,50岁,洞口县山门镇景福村新屋组人,现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兼计育专干。这位集纯朴、善良、坚强于一身的农村妇女,多年来无论是在家庭建设、邻里互助还是村级事务中,都展示出了个人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优良品质,受到家人、村民和领导的交口称赞。
一、关爱兄弟、亲人,危难时刻不离不弃现真情。
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的大梁便落在了这个女人柔弱的肩膀上,赡养双亲,养育子女,伺弄农田、喂猪养家禽,她从未闲着。虽然辛苦,经济也不算宽裕,但是家庭生活在这个乐观勤劳的农村妇女的操持下倒也和睦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0年,尹芙蓉的大嫂因为一时想不开服农药自尽,大哥痴痴呆呆的又没法好好照顾两个儿子。尹芙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毅然承担起这个重任,将两个年幼的侄儿接到自己家来抚养。家里平添了两副碗筷,加上孩子的学杂费、生活费等等,原本不甚宽裕的生活又开始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给四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同时缓解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尹芙蓉四下向亲朋好友借贷,在家开了间农药化肥经销店。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尹芙蓉还清了借款,家里的条件也开始逐渐转好。但是,好景不长,就在2008年,尹芙蓉的大哥又突然被查出肺癌晚期,住院疗养其间,由于无力请人护理,无奈之下,尹芙蓉只得让还在广东打工的丈夫回来看护大哥。大哥病重,丈夫辞工,家里经济来源仅靠尹芙蓉一人的工资和几亩农田外加卖掉几头猪一群鸡鸭的收入。经济上的压力顿时又落在尹芙蓉的肩上。所幸尹芙蓉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咬咬牙硬撑着度过此次难关。2009年,大哥因病医治无效辞世,尹芙蓉暗自下决心要将大哥的两个孩子好好教育成人。在尹芙蓉的敦敦教导下,现在,她的大侄子22岁,已经参加工作能够自力更生,小侄子也已经17岁,中专毕业后正在一家模具厂实习。其大女儿也从卫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小儿子参加今年的高考,且分数超过一本分数线十余分。
二、敬老济困,关心幼小,她用实际行动诠释“助人为乐”。尽管家里的事务繁忙,尹芙蓉却并没有忘记村里的“五保户”、“特困户”。每每遇到老人生病或是需要帮助时,她都会在生活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支持,时常帮老人们挑水、洗衣、担柴,并送些油、盐、酱、醋等生活上的物资。逢年过节时也会给老人们送点礼物,陪着老人一起度过佳节。2002年,景福村“五保户”张基明老人的房子被洪水冲毁后,尹芙蓉立即帮他安排住处,并为老人送去大米50斤,现金200元。同时还组织大家帮其修建新的住房,解决好新住房内的用水用电问题。张基明老人过世后,她又拿出500元交与村委会并协助村委会处理老人的身后事。不但如此,每逢农作物施肥季节,尹芙蓉还会主动给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送去化肥,有时甚至是无偿赠与以帮助其生产。面对本村的“特困户”——孤儿尹进保,尹芙蓉看到其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上学也交不起学费,便千方百计地为他筹集学杂费,还在冬天给他送去御寒的棉被和衣物。
做这些的时候,尹芙蓉很坦然,她觉得这是尽一个人的本分,算不上什么善举,但是作为她的邻里、乡亲,这些点点滴滴却化成了温暖又贴心的回忆,就像寒冬腊月里的火苗,给人希望和信心。
三、恪尽职守,身先垂范,时刻不忘为村民办实事。
作为村里的妇代会主任兼计育专干,面对村里的大小事务,尹芙蓉都是积极参与,遇上难题时,她都会尽心尽力,使得事情能够顺利解决。考虑到村里的教育条件不好,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尹芙蓉不辞辛苦,东奔西走,向上级政府寻求资助,并感动了父老乡亲,先后筹集资金16万余元,终于在本村建立起一座标准的小学教学楼。2011年2月,村里决定修建一座桥,向村民进行募捐集资,但是还有一部分村民不愿意参与其中。修路建桥原本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出行,可部分村民相互推诿的态度可急坏了尹芙蓉。尹芙蓉苦口婆心地向村民们解释清楚之后,自己带头拿出1000元交与村委会。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解囊,最终筹集资金8000元。
此外,无论是本村还是别村修路,只要尹芙蓉一听说,立马都会送去四五百块钱的捐助,因为她深知道路通畅对村民致富的重要性。尹芙蓉十几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照顾孩子们,终于将孩子们抚养成人,时时帮助村里的老人、有困难的家庭,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并于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村级计生专干”,同时连续几年被评为山门镇计生办先进个人和山门镇妇联先进个人,还先后获得2006年、2007年山门镇优秀计育专干、2009年洞口县五好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正是有了尹芙蓉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好婶婶、好邻居、好村干,其家庭才更加美满幸福,邻里之间才更加和睦,景福村才更加和谐,更有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