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芳,今年43岁,1985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澧县中武乡、盐井镇、宜万乡信用社工作,尤其在地处湘鄂两省边界的宜万乡一干就是23年。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投身信合、甘洒汗水的激情。她接连患上了宫颈癌、乳腺癌,可她在同不幸与困难作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壮志豪情,成为全县农村信用社系统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青春,在平凡里闪光
参加工作25年以来,赵晓芳一直扎根在农村这片沃土上,与当地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着眼于每一处细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赵晓芳不仅速度慢,而且效率很低,在同事们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她暗下决心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流程,处理起业务变的得心应手。随着电脑在信用社的普及,电脑操作成了信用社员工的必修课。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她硬是挤出时间学电脑、练打字,并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通过勤奋努力,她很快便掌握了电脑操作,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众所周知,在基层信用社工作多数都得与农民朋友打交道,因此,对服务要善于用心、善于用策。多年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使赵晓芳深谙其中的道理。不怕苦、不怕累,耐心十足,正是凭借这些,她为宜万信用社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信用社地处湘鄂边界集市闹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较多,现金流动量大,每天进出的金额就有10多万元。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会主动去门外搀扶;遇到神色焦急的客户,她会微笑上前耐心解释;遇到文化程度不高的客户,她会主动为她们讲解存款凭条的填写和手续的办理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晓芳每周可能会有一半的时间用在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客户身上。
虽然一直在基层,距县城50多公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可是她从没有怨言,从没有向领导提出过调动工作的请求,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工作中,她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一股不认输的劲头,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使得“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念,她凭着对农村信用社深深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工作一丝不苟,从未出现过重大工作失误,也没有受到过任何处分,成为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好员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大家甚至说,到宜万信用社来的群众也许有不认识主任的,但绝没有不认识柜台一线赵晓芳的。
生命,在厄运中呈彩
在宜万信用社上班期间,她曾多次出现身体不适,经常感到头晕,四肢乏力。2008年7月,县联社组织员工进行全面体检,赵晓芳被发现患上了“宫颈癌”。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赵晓芳的爱人多年一直没有单位,女儿正面临高考,对于她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她不得不住进了长沙湘雅医院进行手术和化疗等诊治。
2008年春节,刚结束手术治疗和摆脱化疗痛苦的赵晓芳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导致头发脱落,一向乐观向上、随和开朗的她就戴着假发坚持上了近一年的班。期间,领导和同事都劝她休息,她却婉言谢绝,说:“单位本来人手就少,我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怎么能光拿工资不干活呢。”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5月,她在工作中又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她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进行检查,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乳腺癌”。命运之神真是再一次捉弄了她,让她又一次承受着癌症的折磨。
对她而言,随之而来的举债、借贷、长达半年之久的手术、化疗。治疗花去了50余万元,尽管变卖县城的房屋20万元,家里还是负债近20万元,但她从没有找单位提任何要求。每月一次化疗,可即使在化疗期间她也没有因为自己是特殊病人而不上班,总是在医院做完化疗,又奔赴工作岗位。特别是2009年12月,信用社进入“三收”最繁忙的时候,而且澧县作为全省首批14个新农保试点县之一,3000多个60岁以上新农保对象要求必须在12月20日前登录完资料,并将每个新农保对象的存折发放到位。身患重病的赵晓芳仅在医院做了5天化疗,化疗后稀饭到口里就会不停地呕吐,痛苦不堪,但她硬是扛着疲惫的身体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刚刚完成紧迫的中心工作,接踵而来又要对全乡1万多60岁以下的对象进行资料登录、保费收缴,这对只有6个人的宜万信用社来说,工作量可想而知。大家都本着歇人不歇机轮流干,就连打印机都换了2台。本身就是一线临柜人员的赵晓芳更觉得责无旁贷,但领导和同事考虑她是一个重患重病的人,都劝她休息,可赵晓芳她说:“多一份事干,有可能少担心一点病魔,也许能实现注意力转移!”主任和大家被她的话语感动了,只得同意她的请求。她不顾自己病弱的身躯,多的时候一天竟登录200多人的资料。
病魔,在坚强前却步
祸不单行,赵晓芳一次又一次被确诊患了“宫颈癌”、“乳腺癌”,一家人忧心如焚,可她却淡然地安慰丈夫、女儿和亲人,又把信用社情况分别向主任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把工作委托给同事们,交待了需注意的许多事项…发现“宫颈癌”时,不仅是女儿参加高考的关键时刻,也是信用社半年报的紧张时期,但女儿参加高考三天,她哪怕是去看一眼的机会也没给过自己,而且通宵达旦处理自己手头的各种报表,以便自己可以安心离开去治疗。屋漏偏遭连阴雨,狂风偏打烂头船。正在自己乳腺癌化疗期间,却传来自己父亲患上“淋巴癌”的不幸消息,自己不能亲往尽孝,她只得让一直照料自己的爱人远去照顾老父亲,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照顾自己。
7月16日,刚从长沙湘雅医院治疗回到信用社的赵晓芳,很快挤满了上门探望的客户。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七八岁的孩子。望着殷殷如许的目光,让她这个面对化疗灼心的痛苦也咬牙不流一滴泪的她,禁不住热泪盈眶。听医生说已经有好转的迹象,蔡家村老是喜欢忘记密码的彭大爷比谁都高兴地说:“闺女,我就知道好人必定好报。冲你对俺这些糟老头子的耐烦热心,你都能逢凶化吉平平安安的。”
一直由赵晓芳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的邢婉仪激动地对人说:“赵姐长期化疗和服药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导致她身体极度瘦弱,但她一直顽强工作,任劳任怨,我们都被她这种精神所深深感动,联社领导知道此事后也对她予以探望慰问,给她带去了组织的温暖。”
赵晓芳用百折不挠解读人生最美的释义。宫颈癌,乳腺癌,这些恶魔一样的名字,在她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面前,一个个似乎都在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