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何须让须眉 立足基层写青春
作者:河伯乡人民政府 张小金      发布时间:2011-11-26 19:53:56

 周元珍,女,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河伯乡石塘村支部书记。一直以来,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与忠诚,她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为石塘村父老乡亲谋利益,甘当其排忧解难的知心人,集中展示了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先后被评为“全省学科技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县十大、十佳、模范、优秀村支书”、“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共产党员标兵”、“全县优秀人大代表”。

一、立足本职,她是高瞻远瞩的“建设者”

 周元珍同志始终认为:要想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必须要搞好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她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村级工作的首位,她认为基础设施搞好了,农业生产就自然跟着好起来,老百姓也会跟着富起来的。在任石塘村支部书记以来,她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另一方面联系本村在外的富商投入。她任支部书记12年以来,带领全村居民硬化了17000多米的引水渠道,硬化山塘30余口,并新修了一座容量100立方米的水塔,着实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问题。在交通方面,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除了在上级问门争取的资金外,动员全村村民用最快的时间自筹了20万元资金,修通了一条长达8公里、宽4.5米的通畅公路,使沿途的老百姓告别了以前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同时放手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主动筹资筹劳把全村每一个院落都修通了砂石路。路修好之后,村里的农产品也能顺利畅运出去,外面的客商也能顺利进来,着实拉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就是因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所以石塘村的每年的烤烟产量都在全乡名列前茅,村里老百姓的收入也一天天的增多,周书记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二、任劳任怨,她是不知疲倦的“耕耘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周元珍同志时常拿这句话挂在嘴边,她认为,教育是发展的根本,一个地方只有教育搞好了,人口整体素质才有真正提高,地方政治、经济才能发展。以前石塘村的小学生只能在破旧的教学楼里上学读书,有的学生甚至要到十公里外的杨田村去读书,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更好地培育下一代,她上跑攒助、下筹资金,终于,在村里新建了一座三层7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共耗资27万多元。在2003年,周元珍同志千方百计筹措了15万元,为石塘村新修了一栋340平方米的办公楼,是我乡建筑最早,建筑面积最宽,耗资最少的一座村级活动中心。

三、甘为人梯,她是备受尊敬的“带头者”

周元珍同志除了在村级政务上有突出贡献,自身也是致富的能手,并且在自身致富的同时,还带领村里村民共同致富。从1993年9月开始,她看准了市场的需求,利用大山脚下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家圈养了特种动物养殖场,养殖了一些野生的动物。到1996年,扩大了规模,在家扩建了腊肉烘烤场,每年加工腊货3万多斤。在她的带动下,石塘村又新建了几家腊肉加工厂,也致了富。看着村民渐渐的富起来,周书记心里甜滋滋的。

  该同志视名利淡如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时代内涵,展示了新时期妇女干部的迷人风采。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心工作的满腔热忱,深受广大乡村干部和村民群众的好评。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